第二九九章 大理新中心(中)(第2/2頁)

到了嘉佑四年,竟然一半以上的銅礦石,都由三家提供,他們所征發的礦工,最多時超過十一萬人……當然,段家只有一萬人。

而陳恪招募到東川的漢人,則主要從事冶煉和運輸。當初開鑿紅水河的十萬民夫,在參觀了初具規模的東川城,得知了一系列優厚的政策後,有四萬多人選擇留下來,或者回家後再返回。

到了嘉佑三年底,東川城中已經有十萬漢人,其中一半是駐軍,一半是工匠。加上白蠻和烏蠻,人數達到二十萬,已經成為大理國排名前五的城市。不過城裏陽盛陰衰,男女比例很不均衡,這讓擔任城守的範夫子十分發愁。

“仲方啊,滿城的光棍不是個辦法啊……”範鎮雖然在軍事上外行,民政上卻是一把好手,這一年多來,陳恪主要精力都在開礦和煉銅上,東川城的大事小情,全都是他在悉心料理。

範夫子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治安問題,城中每天都有十幾起打架鬥毆,每次鬥毆都有死傷。有人說,你手裏那麽多軍隊,還管不住些刁民?可惜的是,士卒們本身就打架鬥毆……你讓範夫子怎麽管?

他找到楊文廣,希望老將軍能嚴肅一下軍紀,但是老西軍出來的人,在不打仗的時候,壓根就不認識什麽軍紀。他滿不在乎的對範鎮道:“兒郎們憋在這鳥地方,有家不能回,啥也不得做,不讓他們打打架,火氣往哪裏撒?”

範鎮雖然碰了一鼻子灰,卻從楊文廣的話裏,抓住點什麽。所以他找到陳恪道:“男人不成家,實在太危險了,何況是十萬光棍,這個問題不解決,是要出大事的。”

“解決,解決。”陳恪笑眯眯道:“大宋的漢子娶不上媳婦,傳出去要讓人笑掉大牙的。”

“那上哪裏去找這麽多女子呢?”

“大理可是個出美女的地方!”陳恪笑道:“還有臨近的交趾和蒲甘,雖然男人長得不怎樣,但女子都柔美無比,可以妻之。身處眾香之國,漢兒何患無妻?”

“這……”範鎮對陳恪的肆意妄為早就麻木了,苦笑道:“虧你想得出來,把這些漢兒都配上蕃妻,是要惹非議的。”

“是漢種就行!”陳恪滿不在乎道:“大宋法律只規定,漢家女兒不許嫁於外蕃,卻沒規定,漢家男兒不得娶蕃女啊。”他給範夫子斟茶道:“漢家爹,蕃家娘,生了娃兒是漢兒。實在想娶個漢家媳婦,大不了先納妾麽,納個蕃家的妾室,不至於也委屈了他們吧?”

“納妾麽……”範鎮有些意動了,其實東川城中,有很大一部分漢人是有家室的,但是都留在故鄉照顧高堂幼小,故而幾乎都不在身邊。如果鼓勵他們在這裏娶個外室,倒也能兩全其美。

“就這樣吧,鼓勵他們放下包袱。”陳恪笑道:“大人不妨讓官府中人先帶個頭,一個月內,每人都要納妾一名。”

“虧你想得出來。”範鎮笑道:“你這個簽判大人,是不是該帶個頭呢?”

“嘿……”陳恪幹笑道:“我這個人講感情的,沒有感情,是不能勉強的。”說著呵呵一笑道:“再說了,朝廷幾次催我返京,我實在不能再拖了。”

“也該回去了。”範鎮點頭笑道:“不然人家要說你想擁兵自重了。”

“哈哈哈……”陳恪放聲笑道:“我一個官場新丁,還不至於被扣這麽大帽子。”

“呵呵。”範鎮笑道:“用不了幾年,你就擔得起了。”說著正色道:“準備什麽時候動身?”

“盡快吧,我準備走海路,爭取年前返京。”陳恪道:“反正朝廷讓子容兄接手我這一攤,也省了交接了。”子容就是蘇頌,以蘇頌的品級,當這個東川簽判看起來是屈就了,但東川最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今年水道一通,明年源源不斷的滇銅運到內地,他絕對會成為耀眼的政壇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