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裁軍起風波(下)(第2/2頁)

“這個病本身並不可怕,也不是不治之症。”陳恪輕聲道:“可怕的是引起的並發症,這才最要命的。而往往因為並發症太嚴重,使人們忽略了本來的病症,所以太醫一時沒診斷出來。”陳恪已經對宋朝醫生的水平有所了解,知道因為名醫都敝帚自珍,加之醫書缺失,導致醫生水平良莠不齊。哪怕是太醫,也大都只精一門。比如這給老歐陽看病的太醫,應該是只看眼病的,所以診不出消渴症來。

“所以說,治眼的藥沒用?”歐陽修問道。

“治標不治本,如果感到用了舒服些,可以用用無妨。”陳恪道:“老師這病,本不該這麽厲害的。但天熱,多食炒、炸之物,情緒憤郁、傷風感冒、房事過度……都會誘發病情突然嚴重。”

歐陽修想了想,點頭道:“看來確實這個病,你說得這些我都犯了。”頓一下道:“除了房事過度之外。”就算是也得撇清啊,不然師道尊嚴何存?

“那該如何治療?”這才是歐陽發最關心的。

“我開三個方子,分別調理肺燥、胃熱和腎虛,服用兩月即可。”陳恪道:“另外飲食清淡,心情平和,注意不要忽冷忽熱,待到秋裏,即可大好。”頓一下又道:“每天吃個梨子,再喝一碗紫靈芝水,恢復得會更快更好。”

※※※

聽說眼睛還可以好,歐陽修十分高興,他還有史書沒有修完,還有那麽多的文章要寫,如果眼睛看不見,什麽都幹不了。可想而知,之前覺著自己要失明,老歐陽得有多絕望……在他看來,只要眼睛能好,別的病都可以忍受!

現在找到病源,知道眼睛也能重新視物。他登時精神大好,對歐陽發道:“說起梨子來了,前些日子你梅叔叔送來一筐,趕緊洗幾個過來。”說著對陳恪笑道:“吃梨治病很愜意的。”

“梨有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和解毒之功效,是一味治療消渴病的良藥。”陳恪微笑道:“紫靈芝水的效用也差不多。”

“短時間內,我的眼能好麽?”歐陽修得寸進尺道。

“不能,病灶不好,眼睛就好不了。”陳恪搖頭道:“最快也得等到秋涼。”

“那還早呢。”歐陽修著嘆氣道:“正事都耽誤了!”

“養病是最大的事情。”陳恪道。

“唉……”歐陽修又嘆口氣道:“你離京太久,不知道眼前是個多麽深,多麽大的漩渦,才會這麽說。”

不一會兒,歐陽家的侍女,端上一盤黃橙橙的香梨。歐陽辯給父親拿一顆,又給陳恪拿一顆。

“正要請教老師。”陳恪恭聲道。

歐陽修拿起一顆子,咬一口滿口生津,笑道:“味道還不錯,快嘗嘗。”

陳恪幾口便吃完一個,耐心等歐陽修吃完。老歐陽才緩緩道:“我先不跟你說經過,以免你先入為主。單說這一年來,發生的一些事情吧。”

“先是禦史中丞包拯,彈劾三司使張方平張相公,‘乘人之危、賤買所管轄富民的住宅,寡廉鮮恥,實在駭人聽聞。如此小人,朝廷不能委以大任,處之以高位。’把張相公了轟下去。”

“後來禮部尚書宋學士繼任三司使。又立刻引起軒然大波,右司諫吳及彈劾宋祁在任地方官時奢侈浪費、宴遊無度、不理政事。況且,他的親兄弟宋庠此時正擔任執政大臣職務,因而宋祁不能出任三司使。結果宋祁只在位子上待了一個月,便被任命為鄭州知州,離開了三司。”

宋祁的繼任者,便是鐵面無私的包拯。按說這回都該服氣了吧?不行,有人不答應,誰?就是躺在這兒的歐陽修。在老歐陽看來,士大夫理應重義輕利,珍惜名節,輕視官位高低。但包拯卻恰恰相反,他大肆攻擊三司使張方平,迫使張方平下台;宋祁剛剛接任,又不遺余力地抨擊宋祁的過失。宋祁被罷免後,他卻順利地擔任三司使職務,這不能不使人懷疑包拯是個奸詐小人!

但官家沒理會,依然讓包拯當這個三司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