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章 為善政忙奔(下)(第2/2頁)

“她們三十六人,由你們重新分配。”陳恪看看小妹和月娥道:“我無條件服從。”

倭女們下去後,府上的家丁、婆子、廚子、車夫、雜役等二十人上前,也挨個介紹了自己,然後行禮退下。

這時候,外面只剩下左建德,周定坤和十八管事了。

杜清霜請他們進來,然後掩門出去,防止有人偷聽。

“拜見夫人。”這二十人並非宅中之人,而是在外負責打理陳恪的產業。陳恪如今全部精力,都放在政事上,已經無暇去過問這些事了,於是借著婚禮,召集十八管事進京,將小妹和柳月娥推到前台。

其實,府上的事情,杜清霜便一直打理的井井有條,陳恪也有意讓她繼續管下去。日後小妹和月娥的主要精力,還是要放在這些產業上。

對此柳月娥表示抗議,她對這些玩意兒沒興趣,陳恪不置可否,只讓她先跟著聽聽再說。

一賜樂業人不愧是天生的商業民族,陳恪走到哪裏,他們便將他的生意做到哪裏,不知不覺中,已經構建出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了。

於是,眾人開始自我介紹。其中,左建德和周定坤是南北珰頭,一個負責汴京以及北方的產業,一個負責南方的生意。

十八管事中,有九個一賜樂業人,九個蜀人,蜀人都是忠誠可靠青神財團的子弟。陳恪的每處產業,都是由一個一賜樂業人和一個蜀人共同管理。

李德用和陳鑒代表陳恪,在汴京錢號行使權力。

白文勇和周成代表陳恪,在四海商號行使權力。

周定乾和蔡守忠掌管欽州港的建設。

左成業和陳杉,負責佐渡島的建設。

李成業和柴師德,在耽羅開設商號,負責與高麗、日本的貿易。

白毅成和陳思齊,負責大理東川城的鑄銅場。

周德思和李偉,負責大理城的一系列生意。

李敬思和錢祺祥,負責與遼國的生意。

周唯和趙守才,正在籌備汴京球市子生意……

※※※

“我們家這麽多生意?”柳月娥光聽名號,就覺著頭暈腦脹:“那我們有多少錢?”

“回稟二奶奶,我們剛剛進行了核算。”周定坤回稟道:“按照大人所授的會計方法,資產總額約一千一百三十萬貫,負債總額一千三百萬貫,因此我們的所有者權益,是負的一百七十萬貫。”

“啊……”柳月娥好歹跟陳恪混過幾年,知道負數、也知道資產負債表是什麽意思,登時傻眼道:“這麽說,我們其實已經破產了?”

“可以這樣說。”周定坤苦笑道:“不過也沒那麽糟。”

“因為我們的借貸,大都是長期債務。”左建德道:“只要汴京錢號不提前抽款。”說著他看看陳恪道:“只要從現在開始精打細算,提高利潤,還是可以支付利息的。”

陳恪知道,這是財務官們,表達對自己大手大腳的不滿呢。不好意思的笑道:“節約是應該的。”

“必要的開支,自然還是要保證的。”周定坤也趁機討伐起來:“但是有些不必要的開支,大人還是能省就省吧。”他對陳恪花五萬貫,給蘇家買豪宅,並將一部分青神財團的股權,和十三行鋪地產送給柳家一事,一直很不滿意。創業艱難,正是要節流之際,這位大爺卻扮善財童子上了癮。

不過事關兩位夫人,他也不敢多說,只好跳到下一節:“還有,盲目擴張也要不得。貪多嚼不爛,反而會把人噎死。屬下不怕得罪在座的諸位,你們現在掌管的生意,確實都有好的前景,但不該一起搞,應該有先有後……”最後他決定拿自己的屬下開刀道:“比如搞那個球市子,我就很不同意,一下投入那麽多錢,我都沒臉去跟李達開口了……”

“誠心誠意的接受批評。”陳恪苦笑道:“只是有些生意,是機不可失,有些生意是不得不做。你比如這個球市子,是那位提出來的,我能不做麽?”

“大人這個要麽不做,要麽做絕的脾氣。”周定坤苦著臉道:“讓屬下壓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