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七章 暗戰(中)(第2/2頁)

老大你不要以為搞幾個女人不影響國家大事,現在‘海內窮困,生民怨苦’,要是胡搞一氣的話,恐怕你將會因此‘而民心不歸也’!

除了指責皇帝耽於享樂,沉迷女色之外,他還指責皇帝‘陛下擇吏不精,百姓受害於下,無所告訴;陛下賦斂繁重,百姓日以貧困,衣不蓋體。吏之不仁,尚可以為吏之過;賦斂之不仁誰當任其咎?’

誰當任其咎?當然是你啦!

他還指責皇帝浪費無度,以致橫征暴斂,民生困苦。

又指責皇帝‘惑於虛名而未知為政之綱’。他說‘臣觀陛下之意,不過欲使史官書之,以邀美名於後世耳,故臣以為此陛下惑於虛名也!’

※※※

一段段默讀下來,看得趙禎大汗淋漓,一張老臉通紅通紅。這人實在太肆無忌憚了,若皆是危言聳聽也好,有些指斥卻偏偏深入骨髓,把趙禎最隱秘的小心思,揭批的淋漓盡致!

趙禎雖有唾面自幹的美德,但大臣們往日的指責都不痛不癢,哪個敢揭穿他清靜無為、從諫如流的假面,將那顆沽名釣譽、苟且偷安之心大白天下?

此人可謂一百年來第一人!

好半天,趙禎才回過神來,竟不敢再看那奏章一眼,問司馬光道:“你認為這也該是三等?”

司馬光原先深體聖意,才把這份卷子挑出來,但現在見皇帝的臉像猴屁股似的,心裏又吃不準了,便輕聲道:“為臣以為,此文汪洋澹泊之中貫注著忠耿之氣,其所持言論雖有偏頗,卻是唯一做到了‘極言直諫’的考生,所以可擬為三等,以彰陛下懇切求諫之心!”頓一下道:“不過唐中丞並不贊成,認為此人誹謗君上、訕直釣譽,不當取。”

雖然看似讓皇帝自己選,但趙禎能說‘不能取他,這小子把我罵慘了’麽?讓皇帝臉往哪擱?

但要是將其文章取中,那是要刊行天下的,自己苦心經營幾十年的名聲豈不要毀於一旦?

想到這,趙禎不禁自嘲,我果然是沽名釣譽之徒……

“微臣要恭喜陛下。”司馬光見皇帝遲遲不肯開口,便抱拳沉聲道:“昔日唐太宗得魏征才有了貞觀之治,陛下現在也為子孫,找到了大宋的魏征!”

在司馬光的提醒之下,趙禎想起自己的初衷,面色有些緩和道:“是啊,寡人開這一科,不就是希望大家直言極諫麽?現在有人這麽做了,寡人不能葉公好龍啊!”說著擺擺手道:“不過你跟唐介再合計合計,看看擬幾等合適?”

“是。”司馬光便捧著試卷退下,不禁暗暗感嘆,陛下實在是太有涵養了,要是換了別的皇帝,蘇轍現已下獄了吧……這位皇帝倒好,都沒怎麽生氣。

有蘇洵這位推銷大師,司馬光自然對蘇家兄弟的文章並不陌生,相較才氣恣意、不拘無束的大蘇,他更喜歡文采稍遜卻更有君子之風的小蘇。而且小蘇的為人也跟他最像,司馬光竊以為,倘若自己應此試的話,也會如此作答。

回到崇政殿,司馬光與唐介商議,兩人各退一步,於是改為四等。

於是名次排定,今科共取中六人。然而填皇榜之前,初考官胡宿不幹了。他一直堅持認為蘇轍之策,答非所問,且以致亂之君況盛世,因此力請黜之!

按規定,初考官不署名,試卷就沒法拆封,沒法拆封,這皇榜就沒法填。為此,司馬光和胡宿發生了激烈的爭辯。胡宿是司馬光的前任修起居注官,以前輩自居,根本不買他的賬,最後沒辦法,只能交由上裁。

趙禎打自己臉一次就夠了,斷不會再來第二下,否則就有些賤了。於是他命朝廷差官重定此人名次。

結果中樞給出的意見是,從初考,也就是胡宿的意見——黜落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