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三章 凱旋(中)(第2/2頁)

“如果文彥博抓住話頭,問你殿下有何功勞怎麽辦?他要是攀扯到二股河的案子怎麽辦?”韓琦惡狠狠的盯著他道:“你讓殿下顏面何存?威信何存?!殿下的大事就是讓你們這班蠢材壞掉的!”

吳奎被訓斥的低下了頭,他這才意識到,原來局面並非想象中那樣大好,韓相公更多的是虛張聲勢……

“難道就眼看著趙宗實當上親王?”待韓琦消了火,吳奎才小心翼翼的問道:“這樣殿下豈不在他之下?”

“不把二股河的案子解決掉,就永遠是這樣的局面!”韓琦咬牙切齒道:“說起來,我還是小瞧了文彥博,這老貨對勢的把握已臻化境,面對這樣的對手,永遠不該把勢用老!”

韓琦已經開始後悔,那日跟官家攤牌了。所謂底牌,威懾力最大的時候,往往在打出去之前,一旦打出去了,反而會讓自己束手束腳……

“這次算是讓那廝贏了一招。”韓琦深深一嘆道:“來日方長,我們再扳回就是……”

※※※

但文彥博顯然不是那種見好就收的君子,一旦讓他得手一招,接下來便是綿綿不盡的後手!

在下次朝會上,他又提出,希望以郊迎大禮,迎接目前還是郡王的趙宗績凱旋。

這下韓琦也忍不住了,出列道:“文相所言匪夷所思,當年你平定貝州王則之亂,朝廷可曾以郊迎大禮迎接?”

貝州王則之亂,算是這幾十年第二大的內亂了,第一大的是儂智高之亂,當時整個嶺南都淪陷了,所以狄青平定叛亂後,享受到了天子郊迎的厚禮。不過文彥博平定貝州之亂後,可是安安靜靜回京的。虔州戴小八之亂,在群臣心目中,顯然無法與貝州之亂相比,何況趙宗績已經得了親王的頭銜,再享受郊迎大禮的話,確實說不過去。

“若只是東平郡王凱旋,韓相公這樣說倒也罷了。”文彥博卻成竹在胸道:“但是韓相有所不知,滇王也要入京朝見,如今已經與東平郡王匯合一處。這是大理歸附後,他首次進京朝見,且大理為大軍平定廣西出了大力,於情於理,合該以郊迎之禮待之。”

韓琦一聽,心中一凜,為了給趙宗績造勢,這幫人真是無所不用啊!竟把段思廉拉來充場面!他自然知道滇王段思廉欲進京朝貢之事,聖上已經恩準了數月,卻遲遲不見動身,原來是等著和趙宗績同行!

“郊迎滇王合該如此。”見韓相公失神,尚書禮部侍郎胡宿趕緊頂上道:“但是迎接凱旋是軍禮,這跟迎接藩王的賓禮不是一回事兒,豈能一概而談?”

“胡侍郎此言差矣。”文彥博這邊,也站出了如今翰林學士馮京……這位‘兩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的馮狀元,可謂大宋朝的人尖子。之前因為他嶽父富弼在朝,為了避嫌,一直在地方做官。富弼丁憂後,趙禎便在第一時間將他召了回來,這裏面有他嶽父的面子在,但也跟官家對他的好印象分不開。

只聽他朗聲道:“開寶八年,武惠王滅南唐而返,同行的還有來汴京朝見的吳越王,當時太祖皇帝以郊迎大禮待之,倒也沒有人說,軍禮和賓禮不能並行!”武惠王就是曹彬,當然這個王爵是追封的。

“這……”在大宋朝,祖宗法度就是天,人家舉出了太祖的例子,胡宿登時無語。

“郊迎也可以,但是官家乃是君父,斷無出迎兒子的道理。”好在這時韓琦回過神來道:“臣懇請,由慶陵郡王、判開封府趙宗實,代天子郊迎!”

韓相公此言一出,文彥博不禁心下一沉,暗道這老鬼果然不能小覷,竟在這麽短時間裏,便想到了化解之道,還反將我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