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一章 對決(上)(第2/3頁)

※※※

這樣的規定,實在令官員感到難堪……不許迎來送往,豈不是讓我們自絕於同僚嗎?甚至連書寫公文用紙,都要求‘前不留天,後不留地,能用薄紙的不用厚紙,更不許用緞面封皮。’這他娘的要讓人家笑話死俺們?

因為對方是海閻王,眾位知府不敢在別的地方提意見,唯獨抓住這一點,小心翼翼道:“這似乎管得也太細了吧。”

“糾枉必須過正!”海瑞沉聲道:“我大明自嘉靖起,財政極度困難,‘節約、儉政’的口號喊了幾十年,卻都僅僅停留在說說而已。如果沒有具體內容,所謂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都不過是一句空話。”說著嘆口氣道:“而且本官要求節約紙張,只為了那幾張紙嗎?不是,我的目的是反對文移過繁,廢話連篇。《條約》字數有限,本院一時不能盡言,各官自行酌量,日後凡往來文移,一切以簡省為主,說話一句而盡者止用一句,二三句而盡者用二三句,當用片紙者用片紙,當用長紙者用長紙,使事無遺漏便可。”

又展開說了幾條,見眾知府面無人色,海瑞緩和語氣道:“諸位放心,本院也是當過知府的,知道哪裏當省,哪裏不當省。比如府衙所雇賬房書辦、差役門廚的支出,我就給的很寬松,諸位如果勤快著點,還能有所剩余也說不定。”意思是,我不是不給你們撈錢的機會,就看你們有沒有效率了。

遇上這種對政務稔熟到令人發指,要求也苛刻到令人發指的上官,眾位知府大人真是欲辯無言,欲哭無淚呀……乖乖隆地洞,要是這麽玩,當官還有個屁滋味?怪不得那些聰明人,一聽說海瑞來了,放著肥缺不幹,也要卷鋪蓋跑路呢,原來人家是有先見之明啊。

“諸位不說話。”海瑞問道:“那就是沒意見了?”

“……”眾知府雖然心裏一百個不願意,但讓他們當面反對海閻王,還沒有那個膽。

“那好,傳令開印、放告!”海瑞便一拍驚堂木,旗牌官應一聲,將早就準備好的正式文告請出去,在衙門口張貼。而衙門大堂上,海瑞也開始了他正式上任後的第一次訓話:“列位大人!”

眾官員趕緊從萬分沮喪中恢復過來,起身道:“都堂大人。”

“你等為官如何?”海瑞又起個話頭道。

“卑職等為官清白,小心謹慎,上為朝廷辦事,下替黎民分憂……”眾知府背書似的答道。

“怎麽?真是上為朝廷為事,下替黎民分憂麽?”海瑞面上露出笑容道。

“正是。”眾官員心道,難道還能說‘不是’?

“那實在太好了。”海瑞便不客氣道:“我這裏正有一樁上報朝廷、下安黎民的大事,需要諸位襄助。”

“中丞大人請吩咐……”眾知府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本官查閱了蘇松各府的田畝存档,發現無論官田、私田,都是異常混亂……大片屬於朝廷的官田,卻在私田中發現;同一塊私田,卻出現兩個田主;以及官紳的免賦之田嚴重超標等等現象……總而言之一句話,蘇松各地的田畝登記極為混亂,必然給朝廷的稅賦征收造成極大的不便。對於百姓而言,一旦在田產歸屬方面有了糾紛,官府也無法分清是非。”海瑞沉聲道:“所以本院決定,利用今冬明春稅收之前的半年時間,對所轄十府的田畝全部進行重新丈量登記造冊,以為日後數年百姓完稅的依據……”

如果說對於那勞什子《督撫條約》,眾知府還能忍受則個的話,那這個‘清丈田畝’的決定,就徹底爆了他們的菊花,一下子全都炸了鍋。紛紛叫道:“這個萬萬使不得,會激起民變的!”“是啊,千年田,八百主,很多老百姓買賣田地,都不到官府登記,一旦重新丈量造冊,肯定有刁民趁機冒占他人的土地!”“而且吳中文教昌盛,遍地都是官宦之家,要是丈量的話,這些縉紳肯定不答應,強龍不壓地頭蛇,都堂大人三思啊!”

“縉紳為何不答應?”海瑞逼問那人道。

“因為……”那人郁悶了,感情我好心提醒,卻被當成驢肝肺了,只能無奈解釋道:“朝廷規定,有功名者可以免除一定田畝的賦稅,各府各縣也有自己優惠,比如在我們常州,中舉人可以免稅四百畝,中進士可免兩千畝,家裏有做官到四品的,再免兩千畝,若能做到二品以上,則免一萬畝。但讀書上進這種事兒,可說不好是哪家祖墳冒青煙,許多貧寒士子,中小之家有高中的,卻用不完這個優惠。於是便有一些人將自家田畝掛在他們名下,每年給他們一筆酬勞,以免除這部分田地的賦稅。”頓一頓道:“這種雙方各取所需的情況,其實全國比比皆是,但田主還是原來的田主,有功名者不過是占了個名義而已,所以他們的買賣契約並不到官府過戶,只是在收稅的時候登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