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節 南‘征’北戰(一)(第3/4頁)

周慕儒本是農戶出身,對於這些並不陌生。

魏征點頭道:“法令很多都是好的,不斷進步,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看能不能實施。有的時候,當權者總是自以為是,不理會民生,雖有法令,卻是不斷的後退。其實我說的均田制和租庸調制在北魏的時候就已經實施,北朝各代沿襲,斷斷續續的改動。文帝在時,頗為開明,重頒均田制,減少百官的所受的永業田,增加普通百姓耕田數量,丁男一人受永業田二十畝、露田八十畝,奴婢亦同。這措施極大的激發了百姓的耕種熱情,文帝隨後又實施了租庸調制,提高勞役年限,減少力役時間,每丁每年要向國家交納粟二石,稱做租,交納絹、棉、布、麻成為調,不使役的丁男可以納絹代替勞役,又稱為‘庸’,租庸調三者結合,可以互補使用,就是多調可以免租,多勞役又可以免租調,任由百姓自己選擇。這樣既可以給國家增加極大的財富,又減輕了百姓的負擔。文帝以均田制為基,以租庸調制為建國之策,這才能短短的年限國富民強。可惜如今聖上窮兵黷武,加上均田制不施,才讓國庫震蕩,百姓惶恐,民不聊生。如果讓我建議,還請蕭將軍實施這兩項良策,分田於民耕種,第一年租庸調制減半以保百姓生活,以後緩慢增加,即可保百姓安寧,征戰無憂。”

周慕儒聽的頗為振奮,覺得這項法規頗佳,孫少方等人卻是一頭霧水,也不知道對錯與否,他們只知道領皇糧,哪裏想到這裏還有這麽多門道。袁嵐卻是連連點頭,暗自想到,國富民強,無論做什麽都是便利,這魏征果然不負蕭布衣所望,有治國之能,說的頭頭是道,難能是事無巨細,均有考慮。

魏征說完,從懷中掏出一卷紙來,微笑道:“這是我在來襄陽的途中寫下詳細實施法則,還請蕭將軍過目。”

蕭布衣緩緩伸手接過,見到卷紙雖是平整,可各頁紙是七拼八湊,有黑有白,有上好的宣紙,有的可能是茅廁用紙,至於上面的字跡,墨跡很少,多半都是炭寫,沉默良久。

魏征有些汗顏道:“我這一路也沒有什麽紙用,想到哪裏寫到哪裏,隨手找的東西記錄,還請將軍莫要責怪。”

蕭布衣輕嘆一聲,長身而起,向魏征深施一禮,“魏先生心憂天下,為百姓著想,身處危境還不忘黎民蒼生,我在此謹代襄陽父老,多謝魏先生。走,我這就和你去找竇郡守,商量安民大計。”

※※※

竇軼文案上也是積卷如山。

金堤關被破對他而言是個震撼,這說明盜匪的勢力已經發生了質變,由小打小鬧到了威脅大隋江山的地步。蕭布衣入主襄陽,眼下祥和一片,竇軼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可竇仲明顯不同。

竇仲還沒有著急回轉義陽郡,他的家當雖然在義陽,可他的解藥並不在那裏。

徐世績為人謹慎,知道寧可相信鬼,也不要信竇仲這種人的嘴。

襄陽未定,竇軼心意不定,這解藥當然也是不能給竇仲。

相對性命和家當而言,他還是選擇了性命,他對自己的選擇覺得再正常不過,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可他卻不明白竇軼的選擇。

“大哥,你為什麽要舉郡投降蕭布衣?這裏的通緝公文,你為什麽壓不下傳?”

竇軼看了他一眼,“四弟,那你為什麽要舉郡投降蕭布衣,有通緝公文,你抓到了蕭布衣?”

竇仲咽了下口水,訕笑道:“大哥,我這不是迫不得已?那個徐世績給我吃下了毒藥,說要是沒有定期服下解藥,我七日內肯定毒發身亡。可你並沒有喝下毒藥,我感覺你好像當初在我叫城的時候就看出了端倪,可你如果拒不開城,還可憑城和蕭布衣抵抗。”

“你可以不把我當作哥哥,但是我沒法把你不當作弟弟。”竇軼輕嘆聲,“我若是不開城,死的第一個就是你。”

竇仲臉和紅布一樣,半晌又道:“那還請大哥為我想出取解藥的妙計,我現在終日惶惶不可終日,隨時可能毒發身亡。”

竇軼上下打量著弟弟,“我覺得現在的你再正常不過,中毒就是解毒,解毒才是中毒。”

竇仲皺眉道:“你怎麽變的和禿驢般,滿是玄機。現在……”

“現在怎麽了?”蕭布衣的笑聲從門外傳來,他身旁跟著魏征。

竇仲霍然而驚,扭頭望過去,‘喀嚓’聲,脖子扭的不能回轉,疼的齜牙咧嘴,“我的脖子……”

竇軼趕快站起,不理弟弟,先向蕭布衣施禮道:“蕭將軍,不知道找我何事?”

蕭布衣和竇軼現在的關系十分微妙,蕭布衣如今坐鎮襄陽城,還是讓竇軼為襄陽郡守,卻是把外府兵全盤控制,徐世績自稱李績,有魄力有膽識有義氣,拿出在瓦崗的一套來,眾校尉倒都是服他。徐世績這些天主要的目的就是清點外府兵,拉攏扶植自己的勢力,這樣就算竇軼想要發難,也是有心無力。這時候蕭布衣打下的名聲終於起了效應,加上袁嵐讓手下推波助瀾,讓人街頭巷尾的宣傳蕭布衣的仁義,這下知道的更是唾沫橫飛,不知道的心生憧憬。襄陽百姓現在上到八十老叟,下到八歲孩童,都知道如今襄陽城來了蕭將軍,百姓無憂也。好家夥,這個大將軍推平了瓦崗,打敗了歷山飛,守住了邊疆,擊退了突厥,作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樣的人在襄陽,還很仁義,大軍入城,秋毫無犯,那真是老天眷顧襄陽城。街頭巷尾談論的都是蕭布衣,就算有忠於大隋或有反意自立也不敢飛蛾撲火。竇軼倒是極力配合,一切給與蕭布衣行事的最大的便利,如今二人最少看起來還是異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