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節 將軍令

東都緊鑼密鼓的恢復民生、洛口磨刀霍霍的鏖戰之際,李淵在西京長安亦是迎來了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

儀仗整齊,鼓樂齊鳴,李淵攻克長安,馬上立代王楊侑為帝,遙尊楊廣為太上皇,而今日此刻,就是楊侑登基大典。

楊侑膽顫心驚的向王位上走去,雖是四周金碧輝煌,四周宮人宮女百官眾多,卻有種赤裸身子走在荒野之中的感覺。

他真的不想當皇帝!可他卻不能不當皇帝,他不知道李淵會這麽快的攻克長安,他更不知道,自己的這個皇帝能當多久!

想到李淵軍士攻破西京之際,眾官潰散,只有侍讀姚思廉還陪在他身邊的時候,楊侑不由的心寒。

楊侑是元德太子之子,亦是楊廣的孫子,一直都是留在西京。可楊廣對西京一直不喜,是以整年除了遠遊視察開拓疆土外,就是留在東都,除了必要的祭祀外,少有在西京的時候。如果說東都還是新貴居多的話,西京很大的程度都被控制在門閥士族手上。楊廣少到西京的另外一個緣由也是如此,他在西京並沒有什麽安全感。

楊廣去了江南後,東都重中之重,是以安排的頗為妥當,可對西京卻不看重,只是把衛文升派遣到西京鎮守,加上個左翊衛大將軍陰世師、京兆郡丞骨儀,陰世師和皇甫無逸類似,有野心卻沒有什麽能力,只知道固守西京,幻想楊廣有一日能從天而降。結果楊廣沒來,李淵過霍邑後,勢如破竹般的攻到了長安!

在舊閥士族的暗中擁護下,李淵攻西京幾乎沒有花費了太多了氣力。

想李淵一路南下,無數舊閥士族爭先投靠,加上李淵一路頗使仁政,開倉放糧,慷他人之慨,放大隋之糧,是以西京上至百官,下至百姓無不響應,就算守城的兵士都是厭倦了西京的無作為,西京在楊廣心中可有可無,所以不像東都一樣,有救兵可盼,守城也是無可奈何,哪肯盡心盡力?

結果李淵自下令攻城開始,幾乎不費氣力就攻破了看似堅不可摧的西京,陰世師、骨儀在城破被殺,衛文升身為兵部尚書,無力回天,一病不起,可以說是奄奄一息。

楊侑身邊三大重臣兩死一病,其余的都趕著去吻李淵的腳面,哪裏會考慮到這個沒落的王孫!

李淵卻是再次演拿手好戲,號稱自己扶植隋室,命眾人不可對楊侑無禮,先在東宮迎逢楊侑,然後請他喬居西京的大興殿。

蕭布衣在東都大興殿雄心大興的時候,楊侑卻在西京的大興殿開始落魄沉淪。

李淵自選在長樂宮居住,蘊含之意顯然是希望今日之樂長樂。李淵入主長樂宮後,馬上施仁政,忙封賞,跟隨首義的臣子,運糧獻策的百姓均有封賞。然後李淵等局勢稍定,就開始迫不及待的扶植隋室,擁立楊侑為帝!

李淵當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和蕭布衣有不同,也有相同,相同的是都想取得天下,不同的是取天下的借口不同。蕭布衣可以借楊廣之名號令天下,李淵沒有楊廣的名義,只能擅自做主,卻是希望扶植傀儡方便行事。

望著王位上的那個傀儡皇帝,李淵嘴角露出深謀遠慮的微笑,他如今已經走出了最關鍵的一步,而且所有的步驟和他所料相差無幾。

他看似一帆風順,誰又知道這是多年謀劃的結果!

取西河、定絳郡、克永豐、攻潼關、破長安,所有的步驟井井有條,而最讓李淵欣慰的是,兩個兒子經過一系列的作戰,已經初顯軍事才能,尤其是建成在擊河東、克永豐之時,展現出大將之風,相比之下,世民還是稍微稚嫩些,但李淵並不苛責,畢竟世民還是太過年輕,只要他聽自己的吩咐去做,再安排一些大臣去輔佐,世民亦能成才。

只是稍微讓李淵不算放心的是,世民多好結交好勇鬥狠之輩,這對他以後作戰大為不利。

鐘磬三響,禮樂已畢,楊侑戰戰兢兢的坐在王位上,環視群臣,強笑道:“聖上遠在江都三千裏,無心西京。關中日亂,急需整頓。今日朕登基,尊聖上為太上皇,改年號為義寧,希望天下在唐國公的大義下,安寧長久,可天下尚亂,一切從簡,有事稟奏,無事嘛……”

他話音未落,有人上前道:“聖上,微臣有事啟奏。”

楊侑見到是裴寂,只能微笑道:“不知裴長史何事稟奏?”

裴寂正色道:“啟稟聖上,想關中大亂,得唐國公維持才能保持安定,想他扶植隋室,居功甚偉,唐國公不言,聖上豈能毫無表示,若是如此,豈不寒了天下人之心?”

李淵呵斥道:“裴長史,不得無禮。我等做的不過是本分之事,求何封賞?”

楊侑慌忙道:“唐國公切勿動怒,朕是一時疏忽,考慮不周。裴長史說的極有道理,朕這就封賞。”猶豫下,楊侑道:“唐國公扶植隋室有功,朕加封唐國公為唐王,尚書令,大丞相,特賜唐王可持黃鉞、持節,統領百官,西京軍政一切事務,不分大小,均由唐王處理,不知道唐王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