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白登山下(第4/5頁)

正德自悔失言,吱唔片刻,只好硬著頭皮道:“有……有一次,你和……大人的二夫人、三夫人上街的時候,被一個無賴糾纏,我恰巧看到了,就上前阻止,猝不及妨被那無賴一拳打中了鼻子血流不止,你遞了一塊手帕給我……”

唐一仙“噗哧”一笑,嗔道:“你這傻子,那算什麽關切同情呀?就算過路的仗義執言,也只有我感激人家的份啊。你呀,別人給了你好處,是該記在心裏,可是也不要自甘菲薄,覺得自己身份低微,給別人做什麽都是應該的。”

正德點點頭,心道:“要不是楊侍讀帶我出宮,我怎麽會遇到你?這麽說來,我該感激的應是楊淩才對。不過反過來說,要不是我闖去‘蒔花館’,楊卿又怎麽會遇到他的兩個愛妾,還被我贖出來賜給了他?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次再見到你,是那麽難得,我一定會好好珍惜,一生一世我都不會再讓你離開我的眼前了。”

※※※

數千鐵騎浩浩蕩蕩走上街頭,今日是正式會盟之期,皇帝來到大同的消息已不必遮掩,總不成大國之君在自己的國土上與一個小部落會盟之時還要遮遮掩掩。所以楊淩從代王府借來全套的儀仗,又新置了黃羅傘蓋。

代王和大同巡撫胡瓚驅馬前行,送駕出城,大街上五步一崗、十步一哨,鑾駕經過的街道封得嚴嚴實實,百姓們都在官兵設立的警戒線外驚奇地看著或許一生只有這一次機會見到的皇帝儀仗。

街角處,崔鶯兒冷靜地打量著連綿不絕的大隊人馬,明黃緞面的禦轎到了,左右各有三十二名穿著飛魚補服、佩繡春刀的大內侍衛,將轎子圍得風雨不透,只能看到轎頂的黃羅傘蓋冉冉而過。

霍五叔悄悄擠了過來,示意她向後退了幾步,悄聲道:“方才那片打太陽旗、月亮旗、飛虎旗的儀仗中間,就是楊淩和代王、胡巡撫,侍衛重重,根本沒法子下手。”

崔鶯兒一愣,反問道:“五叔,你剛剛不是說去方便一下麽?怎麽跟著儀仗走下去了?”

霍五叔自悔失言,忙解釋道:“剛剛解手回來,瞧見儀仗過去了,我來不及見你,就跟著下去了,看這樣子,一出了城更無法下手,會盟之後皇帝回京,可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崔鶯兒狐疑地看了他一眼,遲疑道:“既然事不可為,我們……就此罷手如何?皇帝與朵顏三衛會盟,開辟互市,邊關百姓都高興的很,如果我們攪亂了此事,不知要受多少人唾罵。”

霍五叔四下掃了一眼,說道:“不急,皇帝親自來大同,顯然甚是重視這次結盟,此事一畢,大同官員必擺酒設宴,為皇帝慶功,楊淩的應酬也一定不少,我們還有機會。”

崔鶯兒心中輕嘆一聲,黛眉鎖起一抹愁霧,霍五叔如此熱誠,叫她還能說些什麽?

她一副提不起精神的模樣,懶洋洋地道:“嗯,我們先回到藏身之處吧,今日城中封鎖更嚴,皇帝出城回來,也勢必有數千軍兵護持,楊淩就在他的身邊,今日就算有天大的本事,誰能靠近皇帝的身邊?”

※※※

皇帝儀仗在五千精兵的護衛下緩緩向白登山行進,探馬猶如走馬燈一般往來不斷,楊淩聽著花當入關的行程,控制著大軍行進的速度。

皇帝不可以比花當先到,一定要讓花當恭候著皇帝才行,但大明是主、朵顏三衛是客,又不能讓他們反客為主在白登山下等得太久,這時間的拿捏就大有學問了。

白登山上遍插錦旗,兩行官兵從山腳一直排到山頂。朵顏三衛和女真各部的首領們剛剛在山腳下將兵馬列陣整齊,楊淩的大軍也到了。

朵顏三衛的大軍沒有統一的服裝和旗幟,連武器也是五花八門,但是那種沖宵的豪邁之氣卻盡顯彪悍英武,正德在大轎中遠遠看見,不由贊嘆道:“昔年朵顏三衛隨永樂皇帝攻金陵,每遇南軍皆以三衛兵馬為先鋒,三千騎對三萬騎,一沖即垮,如今他們的戰力遠不及當年,可是看現在這般氣概,你就可以想像當初的朵顏三衛該是怎樣的威風!”

張永賠笑道:“皇上,咱大明軍威也不弱呀,當初我就奇怪呢,楊大人從十二團營十余萬大軍中挑選健卒,何以有些武藝精湛但長相清秀的兵卒棄而不用,專挑武藝好、相貌也必須粗獷豪放的大漢,如今我才明白其中用意。”

正德聽罷笑而不語。

大明軍果然並不遜色於朵顏三衛,五千騎兵,個個膀大腰圓驃悍威風,金光閃閃的盔甲、如林的槍戟森然向天,看這軍容果然嚇人。

“唏聿聿”的馬嘶和懸腰的佩刀並響,夾道歡呼和擁簇,足足有一炷香的時間,正德的大轎才算到了白登山下登山口。花當大首領已率領三衛貴族首領和女真三部的酋長恭候在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