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清官為何清,此罪為何行(第3/3頁)

從感情上講,雍正很希望張伯行的話是真的,殺了盤金鈴,南蠻就完蛋了。可從理智上講,他卻再清楚不過,這不過是張伯行那腐儒的一廂情願!李肆起家,的確有賴英慈院和盤金鈴,但絕不是倚其為根脈。

暗中蓄養私軍,配快槍大炮,割鈔關脅商,再以商脅官。那李肆,更多是以駭人目光,看透了朝廷管制的根底,靠爪牙和銀錢為刀,一步步剖開了朝廷的內裏,由此席卷而上,成就了今日之業。

殺了盤金鈴,何損於那李肆!?不僅無損,甚至還會讓那李肆更聚起治下民心。廣州事變時,民人暴亂,那洶洶之力,雍正可是刻骨銘心。一想到那時,他就止不住地惡心欲嘔,似乎自己又置身糞坑,那層屎尿還浸在身上……

見了張伯行的折子,雍正就暗道不好,趕緊再下急諭。一方面將張伯行就地免職,一方面讓鄂爾泰署理湖廣總督,全權處置此事。

可來不及了,那張伯行,竟是驕橫如斯,沒得他的諭令,就將盤金鈴行了火刑!

當雍正得了鄂爾泰、袞泰等湖廣大員的緊急奏報時,有一種天崩地裂,龍椅坍塌的錯覺,好半天都沒緩過來。跟允祥、張廷玉、隆科多、馬齊和馬爾賽等軍機大臣商量了一整天,依舊不得要領,最終不得不又來找茹喜。如允祥所說那樣,此事就得從茹喜這摸到李肆的心意。

在茹喜面前,雍正沒有一點偽飾,一拳頭砸在桌子上,恨聲道:“這張伯行,該殺!”

茹喜沉著臉道:“光殺,怕是平不了李肆的怒氣,而且……”

接下來的一句話,讓雍正由怒轉恨,對張伯行此舉的性質也有徹底了悟。這個名字在他心中的感覺,從壞事的奴才,驟然變為居心叵測的逆臣。

茹喜道:“不狠厲一些,也鎮不住其他漢臣……”

沒錯,此事不光是平息李肆怒氣,張伯行所為,還觸及到了另一件事,一件跟李肆領兵北伐,大清江山不保這事同等重要,不!在某種情況下,更為重要的大事!

那就是……這大清,到底是誰在做主!?

漢臣,飽讀詩書的理學之士,靠著清廉霸居民心的清官,他們在先皇康熙時代,那般活躍,為的是什麽?為的真是忠君!?

不,雍正可不相信,他知道,他的老子康熙也不相信,因為康熙親口說過,這些漢臣沽名釣譽,待他們如待小人,絕不可太過親近。先皇不過是在跟他們演聖君賢臣的戲碼,他們之中,卻屢屢有人入戲太深,還真覺得自己就能占住民心,妄定國政了?

這大清可不是他們的大清!

雍正臉色越來越鐵青,他雖然想著滿漢一家,大家齊心協力為國,可從沒想過主奴顛倒,倫常敗壞。

這張伯行所為,何止是沽名,根本就是置他這君父於無物!一國之運,豈容你一個奴才,不,連奴才都不配的漢臣,所能處置的!?

雍正的臉肉都在哆嗦,真如茹喜所言,不將其狠厲處置,他就是其他漢臣的榜樣!只是殺了一個張伯行,異日千百個漢臣以其為榜樣,這一國就不再是大清,就成了朝臣視帝王於無物的前明!

雍正深呼吸,既是對茹喜作出保證,也是為自己定下底調:“沒錯,朕會處置好張伯行,讓他連名帶身,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