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華夏根骨天道立(第3/3頁)

陸盛諦打了個哆嗦,之後腦子裏又閃過一個念頭,再怎麽強怎麽大怎麽老,都是過去的事了,老抱著這些古董自傲,有意思嗎?

接著他抽了口涼氣,眼下的賽裏斯人,是抱著這些古董自傲!?不,他們是踩在這些古董上,正朝更高的智慧高峰攀登。

陸盛諦看到的僅僅只是書,他還沒有看到人。往日用袖裏天火震懾無知凡人的道士,用家傳秘藥診治怪病的醫生,甚至用家傳迷藥劫人財貨的盜賊,都匯聚到了化學研究院裏。

將作監向黃卓團隊發放了十萬兩白銀賞金,獎勵他們發明了蒸汽機,還享受每台都有的專利費,這極大地刺激了各路英雄豪傑。貓有貓路,狗有狗路。趕海的組探索公司發財立業,幹各行雜業的也將往日只拿來吃飯的家傳技藝,換取更豐厚的富貴。

華夏人從來不乏對現象的觀察和總結,華夏的工程技術自古以來本就領先,但因為儒法一統的壓制,天下需要的是一個停滯的社會,這些智慧成就,這些技術經驗,全都被壓在民間,有的消散,有的用在了五花八門的奇特需求上,比如說煉制曼陀羅花所得的迷藥……

現在英華崛起,正跨在工業革命的門檻上,蒸汽機跨出了一步,化學就成了拖後腿的下一步,至少李肆等了好幾年的發火藥雷汞,就因為化學技術和工業在若幹環節都不成熟,還無法進入實用量產階段。

陸盛諦的到來,對英華化學的最大貢獻,不在於具體的技術,而是他所擅長的實驗方法和定量分析手段。

“西學一說可以休矣,天道無窮盡,這已立穩了我華夏之學的根骨,西來的僅僅只是知,而不是學。在知方面,西人還未必勝過我們。”

黃埔學院,聽著蒸汽機隱約的轟鳴聲,唐孫鎬將一冊已翻譯完畢的不列顛《機械論》丟在一邊,拿起了佛山制造局剛出版的《鋼鐵新要》,以及東莞機械局的《動力說》,心中閃過這樣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