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崩盤(第4/8頁)

【05.超級厚臉皮】

第一道命令就這樣無疾而終,第二道命令,也順理成章成了死胎。

袁世凱的第二道命令,是冊封前清溥儀廢帝為懿德親王。此事激怒了始終未改效清之志的張勛,他發來電報予以阻止。張勛要求,繼續保存清室帝號,待以外國君主之禮。這時候的袁世凱,是誰也不敢招惹,總算是從諫如流了一次。

如果第三道命令再執行不下去,袁世凱這個皇帝就沒法子幹了,幹脆一頭撞在袁克定身上,爺倆一塊撞死算了。

但這一道命令,執行得卻異乎尋常之順利。

此命令是大封天下。

封一等公六名:龍濟光、張勛、馮國璋、姜桂題、段芝貴、倪嗣沖。

封一等侯九名:湯薌銘、李純、陸榮廷、朱瑞、趙倜、陳宦、唐繼堯、閻錫山、王占元。

封一等伯十二名:張錫鑾、朱家寶、張鳴岐、田文烈、靳雲鵬、楊增新、陸建章、孟恩遠、屈映光、齊耀琳、曹錕、楊善德。

封一等子四名:朱慶瀾、張廣建、李厚基、劉顯世。

封一等男十五名:許世英、戚揚、呂調元、蔡儒楷、段書雲、任可澄、龍建章、王揖唐、沈金鑒、何宗蓮、張懷芝、潘榘楹、龍覲光、陳炳焜、盧永祥。

勿稱臣舊侶七名:黎元洪、奕劻、世續、載灃、那桐、錫良、周馥。

勿稱臣耆碩兩名:王闿運,馬相伯。

勿稱臣故人四名,又稱嵩山四友:徐世昌、趙爾巽、李經羲、張謇。

在這個名單中,臉皮最厚的是徐世昌。這老徐端的有智慧,他在人前口口聲聲不支持帝制,被封為嵩山四友後,還對人說:所謂嵩山四友,即永不敘用之意。遂將自己書房改名為談風月館,表示自己很淡泊。正當大家對他表示無比欽服之際,他老兄卻突然穿上洪憲特制禮服,讓人給他拍照留念。

人們揣摩不透徐世昌的心思,其實也沒什麽可揣摩的。徐世昌是袁世凱少年時代的摯友,再加上他為人原本超級圓滑,斷不會把事情做絕。但這種舉動需要超級厚的臉皮,這個徐世昌不缺。

名單上最傷心的,就是同為嵩山四友的趙爾巽,此人就是被革命黨砍了頭的四川趙爾豐的弟弟,他職為清史館館長,工作是修清史,但他始終致力於替自己哥哥平反。正如我們所知道的,時人不可能按人性的標準來評價趙爾豐,這就意味著趙爾巽的工作必然是徒勞無功。

看到袁世凱登基,趙爾巽躺在地上號啕大哭。他哥哥的正事沒人管,袁世凱倒成了洪憲皇帝,你說這叫什麽世道?

說起袁世凱稱帝,實在是一樁賠塌了天的買賣。袁世凱本人賠進了身家性命和一世英名,整個中國淪入戰火,每個人都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就在這全民皆賠的大背景下,居然還有人逆歷史潮流而不賠,硬是賺到了。

這個唯一賺到了的人,就是張作霖。

【06.唯一的贏家張作霖】

帝制運動中,唯有張作霖賺大發了,他賺到了整個東北,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東北王。

但公正地說起來,張作霖之所以賺到,還是日本人為他帶來的商機,是“二十一條”為他帶來的機遇。

早在日本大隈內閣提出“二十一條”時,袁世凱就和人商量:凡是日本人提出來的其他地區及權益,一概不答應,唯獨東北是個例外。

為什麽東北是個例外呢?

因為日本人正屯兵東北,而且日本人認為,東北是日本人用生命和鮮血擊退俄國人才得到的。你如果在談判桌上不承認這一點,那就意味著對日本宣戰。你一個農業國敢惹工業化發達的日本,這是極不理性的。

但國土問題,是容不得妥協的,在日本人面前認癟也不可能。所以袁世凱的法子,就是在形式上認可現實,畢竟日本人已經屯兵東北,你又沒有力氣轟走他。既然你日本人已經來了,我攔不住你,但我可以制定中國的法律,培植中國的本土英雄,制衡你日本人的勢力。

要培植東北的本土英雄,張作霖無可爭議地全票當選。

於是張作霖奉召入京,在中南海袁世凱對其面授機宜。據當事人曾彝進回憶,袁世凱主要是告訴張作霖三點:

1.日本人要求在東北購置地皮,租地,這些我們在密約上都可答應,如果這個不答應,那就是中日即時開戰。但答應歸答應,你回去後要通過一項法律,任何人敢售一寸土地給日本人,又或將房屋土地租借於日本人者,一概以漢奸罪論處,我要讓日本人一寸地皮的便宜也占不到。

2.日本人提出來雜居,要搬過來和中國人混住在一起,這條我們也答應。但你在東北,要培養一種愛國抗日情緒,要讓日本人一旦走出他們的附屬地,就遭遇到危險,讓他們在東北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