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崩盤(第3/8頁)

百官怏怏而退,民眾更加詫異莫名,繼續圍著黎元洪的家,平心靜氣,等聖上大怒,派禦林軍來把黎元洪抄家殺頭。

等啊等,等啊等,沒等來禦林軍,卻等來一個裁縫,來給黎元洪量尺寸定制親王制服。結果是理所當然的,裁縫被攆了出去。

到了這一步,守護黎元洪的護兵衛隊全都看不下去了,蜂擁著沖到黎元洪門前,破口大罵:黎元洪,死胖子,你個不識好歹的王八蛋!皇上是瞧得起你,才禦封你為親王的。這是多大的恩德,你他媽的不說快點兒磕頭謝恩,竟然敢拒封,你以為你是個什麽東西?快給老子滾出來,讓老子一刀宰了你。

房門開了,黎肥仔以他歷史性的憨笑,獨對門外鼓噪大罵的衛兵們:你砍,你過來砍。我黎元洪既然誓言效忠民國,那就矢志不改。你們呢?你們也誓言效忠過民國吧?怎麽你們自己發過的誓,這才不幾天工夫,就猶如東風過馬耳,被你們自己忘了呢?

衛兵們氣得全都哭了,說:都是被這個民國害的,讓逆賊越發猖狂。皇上啊,你快傳旨滅了逆賊滿門吧,你聽他滿口胡言亂語,不說一句人話……

【04.臉皮留在歷史裏】

袁世凱首日登基,第一道命令冊封黎元洪,就遭到了黎氏的斷然拒絕,這始料未及的事情,讓袁世凱頓時傻了眼。

大家都認為,黎元洪此舉,必然惹來殺身之禍。可在袁世凱的腦子裏,他卻認為自己在搞君憲,君憲體制之下,皇帝是沒什麽實際權力的,更不可能派什麽禦林軍,抄誰的家滅誰的門。比如說德國皇帝家門前有個磨坊,德皇想挪一下,可那戶人家抵死不移,告到法院,德皇敗訴,這個就是君憲。袁世凱未必知道這個段子,但即使他知道也沒用,因為民眾不認可。

有分教:黎肥仔獨挑帝制,袁胖子坐困愁城。大家都認為黎元洪極度危險,但唯有袁世凱,知道自己拿肥仔沒轍。

咋個辦呢?

這事兒就這麽僵持在這裏。

當此之時,忽有一人越眾而出,大叫曰:陛下,休要擔驚,少要害怕,待某家提一隊兵馬……兵馬就算了,某家有法子,讓那死肥仔接受陛下的封號。

袁世凱大喜,細看此人,正是前者破獲袁不同怪案的步兵統領、九門提督江朝宗。

這時候正是考驗袁世凱智力的時候,他是不是老了?是不是大腦鈍化了,生銹了?單看他有沒有意識到,誰去了都有可能解決問題,唯獨這個江朝宗,卻是一個最不合適的人選。

正因為江朝宗是最不合適的人選,所以他才跳了出來。

江朝宗,就是日本間諜分類表中“智不足以分嫌疑”的蠢人。這個智不足以分嫌疑,是很要命的事,症因是出在當事人的價值觀上,分不清主次,弄不清輕重,看不到關鍵,抓不住要點。一句話,他們會把極為復雜的社會矛盾,看得極為簡單。總之,江朝宗這類蠢人,他們不唯在這件事上,是最不合適的人選,在任何事情上,他們也都是最不合適的人選。

蠢人最大的表現,就是無緣無故地認為自己超級聰明。現在江朝宗犯了蠢,如果袁世凱的腦子還管用的話,就會制止他。

可是袁世凱沒有,他老了,他再也不是那個殺伐果斷,頭腦機敏過人的袁世凱了。時光緩慢而有效地侵蝕著他的大腦,讓他從一個絕世英雄,淪落成為任人欺淩戲弄的可憐老人。

江朝宗出發了,他手捧詔書,興沖沖地趕到東廠胡同,跪在黎元洪門外,以洪亮有力的聲音大呼道:請王爺受封!

黎元洪假裝聽不見,江朝宗繼續以中氣十足的嗓門,大呼:請王爺受封。

這就是江朝宗的法子了,這個天真的蠢貨,他以為自己耍個賴皮,就能夠把事情搞定。卻不知黎元洪此時的態度,關系著多少顆人頭?戰場上已殺得屍橫遍野,別人不說,單是北洋張敬堯和護國軍劉雲峰,這一對交心換命的結義兄弟,白刃戰就持續了三天之久,雙方戮死對方的人數就有數千人。如此大的事件,江朝宗居然以為是小孩子過家家,你說他蠢到了什麽程度?

見江朝宗長跪不起,大呼不止,黎元洪怒不可遏,沖出來大喝:江朝宗,你怎麽這麽不要臉?快快滾出去!

江朝宗不為所動,長跪依舊,呼喝依然。急得黎元洪高叫自己的仆役過來,將江朝宗架起來扔出去。

江朝宗被架起來的時候,呼喝聲依然,不為所動。

這個江朝宗,在民國歷史上難得地替自己爭來兩次露臉的機會,卻連續兩次被人罵為不要臉。一個人混到這份兒上,也堪稱異數。

實際上,江朝宗也不是非不要臉不可,他只是太蠢,在錯誤的時間、地點,做了錯誤的事,所以才留臉於史,貽笑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