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邯鄲之圍

【1、將相不和】

長平之戰後,秦國建立起絕對的優勢,從此山東再也沒有能抗拒秦國的單一國家。長平之戰後,趙國陷入休克狀態,秦國雖然也遭受重創,但還有持續作戰的能力。白起被替換下場,準備做新一輪的攻擊,替代白起上場的是司馬梗與王龁。公元前二五九年的正月初十,這兩位少壯派軍官就率領秦軍問候趙國的邊界。司馬梗北上奪取了趙國的太原郡,然後南下將趙國的上黨地區全部占領。王龁先攻取了皮牢(今山西翼城東北),而後繼續向東奪取了武安,武安在上黨與邯鄲的中間,是通向邯鄲的重要關卡。清除兩翼之後,邯鄲就完全暴露在秦軍的兵鋒之下。小的們做完準備工作後,老將白起準備出馬。

邯鄲城在戰栗。秦軍來的太急,趙國遭受重創之後,連喘氣的時間都沒有,人馬,糧草,軍用物資嚴重缺乏,比物質更缺乏的是士氣,整個趙國還沉浸在大敗的陰影之中。就算化悲痛為力量是種可能,但消化悲痛,聚積力量卻需要時間。時間,白起不會給。趙國見正面抵抗已無可能,只好嘗試從秦國內部著手瓦解秦軍的攻勢。

於是就有說客來到秦國對範雎道:“是誰陣前殺死馬服君趙奢的兒子?”

範雎道:“白起。”

“是誰將要奪取邯鄲?”說客繼續問道。

“白起。”範雎道。

說客道:“如果趙國滅亡,白起就會位列三公。白起幾乎開拓了秦國一半的疆土,占領敵國城池70座以上,南下平定了楚國的鄢、郢、漢中,北上又全殲了趙國的軍隊,古代最著名的將領也不過如此。眼下,趙國就要滅亡,秦國將稱雄與天下,不用說白起必然會列為三公。難道相國甘願屈尊白起之下。”說道這裏說客察言觀色,見範雎心有容色微動,又繼續道:“即便相國不服,恐怕形勢將不會以相國的意志為轉移。上黨之戰之所以爆發,是由於韓國人民不願意投身秦國。這不是一個孤立事件,而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如果趙國垮了,北部將被並入燕國,東部將會並入齊國,南部將會並入韓魏。相國想擴大山東的封地而不可得,誰讓秦國不受老百姓歡迎呢?這樣算起來,還不如割取趙國幾座城池與之媾和,以免再次為人作嫁。”

範雎聽後沉吟片刻。同是縱橫家,範雎對說客的套路了如指掌。秦國滅趙後,如果說能否得到實惠還有待考察的話,那麽白起會憑此功勞躍居範雎之上卻是板上釘釘,正是這一點牽動了範雎的神經。這時,趙孝成王由於擔心邯鄲被圍,大老遠地從邯鄲來到鹹陽,通過大臣趙郝向秦王表達了破財免災的意思,即:趙方向秦方割讓六縣,秦方將攻趙的大軍撤回。於是範雎跑到秦昭王那裏道:“秦軍連續作戰許多年,人困馬乏,再精銳的部隊也需要修整,咱們不如先答應了趙國的求和。待士氣恢復之後再啟戰事。”秦昭王依然對範雎信任有加,準許執行。白起正準備率領軍隊撲向邯鄲大開殺界,突然接回國修整的命令,頓時氣惱,私下一打聽是範雎向秦王進了言,於是對範雎很有意見。兩人原先是井水不犯河水,現在卻力圖搞垮對方。

趙王回國後,準備向秦國移交土地。看著為數不多的土地又要被割去一片,趙孝成王很有點舍不得。正在給與不給之間猶豫時,虞卿進言道:“大王以為秦國之所以停下進攻趙國的步伐是由於太累了,需要歇歇了,還是給趙國面子?”趙孝成王道:“秦國前翻功趙,不遺余力,看樣子已經沒有能力發動大型攻擊。”

虞卿道:“既然秦國已經無力攻擊,疲憊而去,大王又為何必白白送上土地,這不是明擺著幫助秦國攻擊趙國麽?如果明年秦國再行攻擊,大王就沒救了。因此割地一事是:不給白不給,給了也白給。”

趙孝成王一向沒有主見,將虞卿的話原封不動地告訴了趙郝。趙郝道:“虞卿怎麽就知道秦國沒有力量做深度攻擊?就算知道秦國沒有能力繼續攻擊,也應該趁此機會討好秦國。此彈丸之地不送,來年秦軍再要來了,大王想要割地求和也變成不可能。因此割地要趁早,遲了準糟糕。”

趙孝成王再次發揮傳聲筒的作用將趙郝的話告訴虞卿。虞卿道:“趙郝說:‘如果現在不抓緊了討好秦國,來年想討好也沒有機會’。可是即便現在求和,趙郝也無法保證來年秦國不會攻趙。既然如此,割六城給秦國有什麽好處。明年秦軍來了,趙國還得繼續割城,這簡直就是慢性自殺,還不如幹脆不求和。換一種思維來考慮,秦軍雖然善於攻取,但此時終究無法攻取六城;趙國雖然防守力乏,也不至於失去六城。秦軍疲倦而歸。我們可以把這六座城池送給韓魏等盟友,號召他們一起攻秦,如此,趙國送出去的六座城池便可以從秦國那裏獲得補。這個辦法總比眼看著失去土地,養肥秦國要好很多。趙郝又說‘秦國之所以撇開韓魏而沖趙國來,一定是因為趙國事秦的態度與力度不如韓魏。’那麽今年大王拿六座城送給秦國,來年秦國再來攻趙,大王還要不要再繼續送六座城給秦國,如果不送,則前功盡棄,如果送,可趙國剩下的城池已然不多。強者善於攻取,弱者卻無力防守。選擇強者還是弱者,唯大王是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