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倫威爾

英國歷史中最容易引起爭執的人物無過於克倫威爾。當代研究克倫威爾的專家以艾詩立(Maurice Ashley)博士為首屈一指。他寫克倫威爾的傳記,就出了兩本。第一部出於1937年,題為《克倫威爾——保守的獨裁者》。內中對克無一句好話可說。二十年後艾博士又刊行新書,書名則為《克倫威爾的偉大》。不僅前書所敘專橫獨斷見識陳舊的篡位人成了後書中的民族英雄,而且著者也自承過去有眼不識泰山,以致本末顛倒。又在“引用書目”之中將自己舊著提出,稱之為反對派的意見。

原來17世紀的英國處在一種前後兩端不相銜接的環境裏,由於內外交通發達,國際接觸頻繁,人口增加,政府的功能與職責和以前的不同。要增強軍備則需要向全民征稅,要維系人心則需要著重教堂的威權。國王查理第一本人信教虔誠,也有為民造福之宏願,只是在企圖擴大職權時,和議會派人士格不相入,又引用大主教勞德(William Laud)對清凈教徒橫加迫害。他又多年不召開議會,獨斷專行。後來蘇格蘭和愛爾蘭兩處造反,國王準備派兵削平,才召開議會。可是議員剛一集會,先不替國王籌餉,倒又提出各項要求,更要撤銷主教,並且把軍事指揮權劃歸本身掌握。於是1642年國王出走,內戰展開。查理的保皇黨稱為騎士黨(Cavaliers)。議會派的軍人則稱為圓頭黨(Roundheads)。雙方血戰四年。結果議會派大獲全勝,國王於1646年被俘。

克倫威爾是圓頭黨的領導人物。他首先為議員,由議會授予上尉官銜,招募騎兵連,後來部隊擴充,克也以軍功升上校,而升中將,掌握全部騎兵,所有重要的戰役,無不有他參加,他的部隊稱為“鐵軍”(Ironsides)。內戰結束時,他已是當日英國惟一的軍政首腦,其威望遠在總司令菲法克斯(Sir Thomas Fairfax)之上。

查理第一雖為階下囚,克倫威爾仍希望以他為名義上之君主,而以議會掌握實權。他謁見查理時,曾以臣下之禮節吻國王之手,國王也允稱來日封克為伯爵。

但是此時議會之多數議員在宗教上屬長老會,也算是卡爾文派,他們雖沒有國王所掌握之英格蘭教堂的禁錮性,卻仍有統領全國的教堂組織與教規。克倫威爾和他軍中將士則多屬獨立派,有似今日之公理會,只有各地的教堂,而無上層之束縛,在信教的立場上更進一步。這種宗派上之參差,也在意識形態之中,代表著社會階層之出入,隨著又影響到政治思想之取舍。只是一切都在微妙之中,即當事人亦難能劃出涇渭分明的界線,因此其糾葛更不容易廓清。

議會提議裁軍,又準備將全部軍隊遣赴愛爾蘭,卻又不籌發欠餉。軍隊則被左翼政治思想迷惑,將士更對當前政治提出主張,也有叛變的可能。被囚禁的國王看穿當中的矛盾,希望坐收漁利,又與蘇格蘭人密約,也一度企圖脫逃。王後原為法國人,此時也在歐洲大陸買馬招兵。在這種種情形之下,乃有第二次內戰之爆發。雖然國王仍被看管,勤王派已滲入了蘇格蘭人士及長老會的信徒。只是他們隊伍參差不齊,尚未集結完畢,即被克倫威爾迅速地各個擊破。第二次內戰在1648年半年之內解決。

戰後克倫威爾組織特別法庭,以“叛國罪”的名義判查理第一死刑,於1649年1月執行,至此宣揚了國家最高主權人為全國人民的原則。菲法克斯不同意這種作法而離職,克倫威爾更成為了有一無二的強人。

可是以前查理第一不能掌握全國,至此克倫威爾也不能掌握全國。他最初尚想片面保持原有的議院,只派兵把守議院的大門,不許一百四十多個屬於長老會的議員入內,余下議員約九十人,以後逐步減少至五六十人,時人稱之為“臀部議會”。然則即臀部議會也不合作,由克倫威爾親自率兵入院解散。由他另自召開的議會凡反對派都不敢參與,也等於提名指派。到頭仍是與政府負責人為難。克倫威爾最後的五年,稱“護國公”(Lord Protector),協助他的機構為“國務委員會”(Council of State),委員四十一人,全系他的親信。全國分為十一個軍管區,各有少將一人督管。他於1658年去世,遺命以兒子黎察為下一任護國公。此人未建軍功,也無政治魄力,而人心望治。查理第一之長子查理第二流亡海外,至此宣布除以前參與籌劃弑君的人物不赦之外,其他概不追究。於是軍中將領擁護查理第二於1660年復辟,英國為民國者只此一次,共十一年。

復辟之後,克倫威爾之屍體被剖棺揪出,與其他屍體二具懸吊示眾六小時後又將首級割下。屍體就地草率地掩埋,頭顱仍簽在有鐵尖之長木之上。以後不知如何此頭顱流入私人手中,也曾多次被當作古董買賣。遲至1960年才由劍橋大學蘇遂絲學院(Sidney Sussex College)收得,今日埋葬在該書院教堂之旁,因1616年至1617年克倫威爾為書院之學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