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選擇一個偉大的國家(第2/9頁)

不僅是中國歷史,世界歷史也會記錄這一天,因為從這天起,五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都有了航母。只是不管全世界還是中國人自己,都需要一些時間適應這個變化。

變化說來就來。2012年2月16日在聯大會議中,中國再次對一份涉及敘利亞的議案投下了反對票。這次並不是否決,因為聯大沒有否決機制,當然聯大決議也沒有執行力。比起聯大通過一個決議本身,真正讓人關注的是,這次只有12個國家和中國站在一起。這個結果讓剛剛還在爭吵的不少人感到更大的恐慌,是不是我們又被孤立了?

幾百年來,西方人尤其英美一直很擅長靠臨時拼湊聯盟合夥遏制新崛起的勢力,靠這招他們聯手對付過哈布斯堡西班牙,對付過荷蘭,對付過拿破侖,對付過德國,對付過蘇聯……

現在指望他們改弦更張肯定是自作多情,一群狼合夥對付一個敵人的動機,從來都是為了最後分屍吃肉。

蘇聯垮掉之後,北約繼續東擴,高歌猛進地把戰略導彈防禦系統推進到莫斯科城下;拿破侖退位之後,被囚禁在小島上直到病死;荷蘭丟掉海上霸權之後,入侵的法軍還要扒開海堤淹沒國土;西班牙帝國簽署《威斯特伐利亞條約》之後,英法還要徹底瓜分哈布斯堡家族的王位繼承權和西屬殖民地的商業壟斷權。

歷史一直就是這樣的,對手退縮不會讓狼群放棄攻擊,對手逃跑不會讓狼群放棄追捕,對手倒下不會讓狼群放棄殺戮。那我們又該怎麽辦?

“金有狼牙棒,宋有天靈蓋”?

這讓筆者回想起1996年,那一年美國人把“獨立”號航母開到了台灣海峽。美國、航母、“獨立”和台灣海峽,這幾個詞出現在一起,太有象征意味了。

李登輝訪美的時候,筆者正在南方上學。解放軍向東南集結,導彈試射和海陸空聯合軍演的新聞占滿了電視頻道。隨著軍演進行,緊張的氣氛開始在一些南方城市擴散。學校附近有軍用機場,筆者記得清清楚楚,轟-5機群天天從頭上飛過,偶爾還有一些轟-6。

轟-5和轟-6都是仿造蘇聯的轟炸機,一種是1947年研制的IL-28,一種是1950年研制的Tu-16。就在這些“二戰”後研發的飛機再次披掛上陣,準備威懾“台獨”分子的時候,美國的F-22——第四代戰鬥機已經開始試飛。

這種差距讓人絕望,1996年大軍演演練的是“千船競渡過海峽”,可是一千只羊怎麽對付一只獅子?一千條漁船又怎麽驅逐一條航母?難道又是“金有狼牙棒,宋有天靈蓋”嗎?

當時我們最先進的飛機是幾十架蘇聯制造的Su-27,這是中國僅有的第三代戰鬥機。在大海對面,美國一條航空母艦上就有40多架第三代戰鬥機。而隨著“獨立”號部署到位,美國又從波斯灣調來了更強大的“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

飛機的差距只是整體實力差距的一小部分。美國一共有15條航母,而我們驅逐艦才只有十幾條,許多軍艦上連防空導彈都沒有。我們所有驅逐艦、護衛艦上艦炮的炮管加起來還不如美國的航母艦載機多。這還沒算美國10條同樣可以起降飛機的準航母——兩棲攻擊艦。

那個時代,李登輝發明了“兩國論”,之後又發明了“七塊論”,那時候很多人認為“台灣獨立”將是肢解中國的第一步。那時候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南斯拉夫正在被西方一塊一塊地武裝肢解。這就像蘇文茂相聲裏說的,“扔了一只靴子,為等第二只熬了一宿”,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下一只靴子將要扔到我們的頭上,只是不知道什麽時候。

我想我應該感謝我父母那一代人。從1996年“台海危機”,到1999年“5·8”炸館,再到2001年“4·1”撞機。我要感謝的是他們那代人沒有退縮。不過這也在意料之中,畢竟在他們的成長經歷中,第一件震動心靈的大事就是抗美援朝,之後他們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時代進步。

對他們來說,1996年到2001年的生活不算富足,甚至連衣食無憂都不好說,很多人那時候正在面臨或者已經下崗,就算如此,他們也不願意退縮,不願意放棄自己經過艱苦奮鬥得到的這一切。

我父母那一代人在懵懵懂懂的年紀趕上發生在身邊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他們懵懵懂懂地選擇了和自己的國家站在一起。1996年的時候我也要做選擇,為自己選一個世界觀。當美國人把最後一只靴子扔下來的時候,我必須選擇站在誰一邊。

這個選擇並不復雜,我們這代人沒有感受過父母那代人心中不可以失去的東西,但是我們知道自己不能失去什麽。

這個直觀經驗來源於生活史——我們從小跟著父母一起準備冬儲大白菜,或者用廢舊輸液瓶煮西紅柿醬,現在我們不能接受生活的城市周邊沒有足夠的冷庫,不能接受沒有塑料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