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這一次,是真的走到岔路口了(第3/16頁)

我們曾腹背受敵,第三世界卻在全體打醬油

古詩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和農業時代相比,工業化社會最大的不同也許就是食品變得豐富,以至於普遍體重超標,沒人擔心變成路邊的凍死骨,倒是人人都害怕心腦血管哪天爆掉。

膽固醇都是吃出來的,2010年中國人的人均肉食量達到了60公斤,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40公斤),超過了我們最富的鄰居日本(46公斤),與我們都以為富得滿地流油的沙特阿拉伯(58公斤)大體相當。除了科威特、阿聯酋、新加坡那幾個城邦之外,在亞洲大國中僅次於以畜牧業為主,只有肉沒有菜的蒙古和哈薩克斯坦。

稍早之前,中國在2008年奧運會中第一次取得了金牌總數和獎牌總數第一,到了2010年廣州亞運會,已經沒人關心中國得多少金牌了,因為現在的亞運會又被戲稱為“第二全運會”。

筆者還記得小時候,一到有什麽比賽,大家就會吐槽:“中國有十億人,為什麽就拼不過那些只有幾千萬、幾百萬人口的國家?”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現代體育是工業化社會之間的遊戲,農業社會的人口再多,比科技不算數,比體能也不算數。這裏沒有瞧不起人的意思,以前舊中國也參加過幾次奧運會,連個名次都沒拿過。現在的印度人口比中國少不了多少,2008年奧運會只得了一塊金牌——相比之下朝鮮還有兩塊。

人的體能來源於肌肉,長肌肉需要蛋白質,蛋白質主要來源於肉食。國家之間比體育,只有能吃到足夠多肉的國民才能算作人口基數。肉是糧食變的,牲畜要吃飼料,飼料中大部分是玉米、豆粕、米糠、黑麥、大麥、糙米之類粗糧,沒有多余的糧食就沒有肉。

比如剛才說到的印度,每年的人均糧食產量不到200公斤,最近幾年更是下降到180多公斤,比號稱“饑荒”的朝鮮或者中國的“三年困難時期”還要少一大截(人均210公斤左右),頂多滿足口糧需要,自然沒有多少余糧養牲畜。當然印度也有人均7公斤的肉食量,實際上是幾百萬富人和一千多萬中產階級在吃肉,也就是印度能和我們拼肌肉的人口基數只有我們的幾十分之一,所以我們奧運會上的金牌比印度多近100倍。

與我們三年困難時期想方設法進口糧食不同,印度在2008年以前一直是糧食出口大國,每年要出口上千萬噸。筆者經常去中東,中東的所有超市裏糧食區的貨架有一多半擺滿了印度大米,而且印度大米也是最便宜的。到2007年印度人均糧食產量跌破了190公斤以後,印度才頒布了糧食出口禁令。不過即便是有余糧出口的年景,印度的人均糧食產量也沒有超過我們“三年困難”的時候。經過了三年禁而不止的糧食出口禁令管制之後,印度再次開始出售大米,隨即恢復了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國的地位,只不過這個冠軍並不是什麽榮耀。為了有余糧可賣,也為了保證百分之幾的富人和中產階級有肉吃,需要有1億窮人被拐賣作地下奴隸,以便把口糧壓縮到最少,另外還有上千萬人要到中東去打工。

糧食是地裏長的,說起農業中國人什麽時候都忘不了說一句“人多地少”。印度的糧食安全問題要比中國嚴重得多,不過印度的地卻並不比中國少。中國前幾年說要保住19億畝耕地不動搖,這幾年又說要保住18億畝耕地不動搖,印度的耕地有24億畝,人均耕地2畝,比中國要多出一大半。但是現在中國的人均糧食產量差不多400公斤,每畝地年產量350公斤左右,印度的平均畝產卻只有不到100公斤。

單產低不是印度的水土或者氣候不好。印度是熱帶國家,水稻一年三熟,印度全國的平均降雨量將近1200毫米,相當於中國最富庶的魚米之鄉。印度自稱有1/3的國土是“幹旱地區”,不過印度給“幹旱地區”定的標準足夠把我們氣死——年均降水是750毫米——相當於我們淮河以南和江漢平原——還是魚米之鄉。筆者沒去過印度,不過有幾次坐飛機經過,不管走哪條航線,不管什麽季節,只要天氣好,放眼望去印度都是一片翠綠,其實不用坐飛機看,打開衛星地圖就一目了然,印度是一片綠,中國是一片黃,巴基斯坦也是一片黃。

而且印度人70%是農民,其中一半是佃農。我們名義上只有一半農業人口,青壯年勞動力大多還在城裏打工,家裏幹活的都是婦女兒童和老年人。印度用全世界最多的農業勞動力種全世界最大、全亞洲最好的一塊地,自己卻處在挨餓的邊緣,到底是什麽原因呢?

關鍵原因在於化肥。

糧食來源於光合作用,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離不開養分,自然界提供的養分很有限,現代農業主要靠化肥人工補充。中國現在每年的化肥消耗量是5000萬噸,每畝地要用將近30公斤,印度只有5公斤不到,差出去5倍,印度的莊稼差了這麽多養分,自然就打不了我們這麽多糧食。除了化肥,現在農民種地靠農藥、除草劑,灌溉靠水利、水泵,耕地、收割靠農業機械,育秧靠大棚、地膜。綜合起來我們現在每年的糧食平均畝產是農業時代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