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這一次,是真的走到岔路口了(第4/16頁)

1949年7月16日的《人民日報》有一篇通訊,標題叫《遷安、撫寧、盧龍等小麥畝產百余斤——豐收的象征》,也就是說當時畝產百斤就叫豐收。1949年中國人均耕地是3畝,人均糧食產量207公斤,畝產不到70公斤,這是算上每年套種的豆類、土豆、白薯之後的數字。現在我們拿豆子做點心,白薯當零食,土豆當蔬菜。如果把這些扣掉的話,當時我們的谷物產量只有不到8000萬噸,人均只有140多公斤。而這個時候印度的谷物產量近6000萬噸,人均160多公斤。

所以當時印度人均壽命是41歲,我們才38歲。其他社會發展水平也清晰地反映了這個差距:印度的城市化率是17%,中國是13%;印度人均GDP是170美元,我們才100美元;印度的發電量是49億度,我們是43億度。在這個數字的背後,印度當時的化肥產量是我們的4倍,當然4倍也沒多少,才2萬噸。我們當時只有兩個化肥廠,使用的是最老的技術,年產量一共只有5000噸,肥效還不如一個大城市每年制造的大糞。

除了化肥工業,印度還有英國留下的工業基礎。鋼產量是我們的8倍,生鐵產量是我們的7倍,水泥產量是我們的4倍,鐵礦產量是我們的2.7倍,石油產量是我們的2倍,鐵路裏程也是我們的2倍多。說實話,剛解放的時候我們對印度只有仰望的份。

和我們相比,印度的外部環境也好得多。美蘇爭霸的重點在歐洲和東北亞,顧不上南亞,所以美蘇在別處大搞軍備競賽,在印度大搞送禮競賽。整個冷戰期間,印度都是要啥有啥,這個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全世界從來沒有賣核潛艇的,俄羅斯卻把核潛艇租給印度用。美國把戰略空軍當成心頭肉,名字上帶“戰略”倆字的飛機很少外銷,印度卻能買到其中先進的C-17戰略運輸機,還是第一大海外用戶。不光是美蘇如此,德國的看家本事是造內燃機,其中最核心的是坦克發動機,美國都只能買成品,印度卻能買到全套技術,只是買了技術也沒造出合格的來。

現在如此,以前更誇張,1957年英國向印度提供了“風神”式噴氣式戰鬥機的圖紙,1961年又為印度設計了“勝利”式主戰坦克,都是當時相當先進的技術。當這一代英國武器落伍之後,蘇聯人又送來了更先進的Mig-21戰機和T-55坦克,再之後是Mig-23和T-62,Mig-29和T-72,Su-30和T-90……解放初期,蘇聯曾經提供給我們156個大型工業項目,基本上都是國防工業和相關零部件、原材料配套工業。後來對印度,蘇聯也提供了100多個大型成套項目,也是引進蘇制武器的配套產業,和給我們的東西相比先進很多代,總價值也比給我們的多近10倍。之所以項目總數比我們的少,是因為印度看不上蘇聯的鋼鐵、冶金、化工、汽車技術,這些行當都是買的西方設備。

發達國家對印度的態度是“有錢的捧個錢場”,不發達國家也得“沒錢的捧個人場”,別人不說,我們在1962年中印戰爭之前沒少給印度幫忙,印度人不知好歹發動中印戰爭的時候,全世界只有一個巴基斯坦支持我們,其他窮國都在給印度捧場。教訓了印度一頓之後,我們還是把軍隊撤回到了戰前的位置,可謂仁至義盡。

既然沒有外部威脅,印度作為一個實行多黨制的民主國家,自然會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這時候美國為了對抗蘇聯的“輸出革命”政策,針鋒相對地搞了一個“綠色革命”——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通過讓發展中國家購買美國的化肥、農藥、優良品種、農業機械、灌溉設施等等,改善本國的農業技術,提高糧食產量,消除窮國爆發革命的土壤。

印度當然不會錯過這種好事,20世紀50年代,印度就靠美國貸款購買美國化肥、美國農藥,搞起了“綠色革命”。一直到今天,印度仍然是美國化肥農藥的最大海外客戶之一,也是除美國之外,全世界最大的轉基因作物產地。

20世紀60年代初,印度靠美國的化肥農藥把糧食畝產從1950年的35公斤左右提高到了近50公斤,手裏有糧,心裏不慌。我們這時候正好處於“三年困難時期”,連毛澤東都在吃紅薯,還要忍著胃酸公開說好吃,此消彼長之下印度人便趁機挑起了中印戰爭。

如果按照中國人幾千年總結下來的歷史經驗來判斷,1962年的中印戰爭不管輸贏,我們都已經陷入了一個死局。那個時代我們腹背受敵,全世界都在幫印度說話,北約華約兩大集團直接送來了軍火,第三世界全體打醬油,這說明冷戰雙方正在對我們進行最後的戰略合圍。

但是很顯然,我們沒死,還把這個局走活了,一直走到今天這般光景。這其中的道理即便到了今天也還是有一大票人不能理解。不知道有多少知識精英一直糾結在1960年前後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之類的口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