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黃金在天上舞蹈,命令我歌唱(第3/9頁)

第二次工業革命爆發後,電力和電能開始普及,想開工廠,拉根電線就可以了。和修鐵路、挖運河相比,拉電線既便宜又方便。同時隨著內燃機逐漸成熟,原材料、制成品運輸、工人上下班交通也可以依靠汽車,造價昂貴的鐵路和運河不再是工廠的必需品。工業化進程忽然從一維空間擴展到了二維空間。建造工廠的難度比此前降低了一個數量級。

建造工廠變得容易之後,工業產能的提高已經積累到了質變的前夜。但西方列強還沒來得及馬上適應這個變化,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

“一戰”不是第一次歐洲大戰,從17世紀的三十年戰爭起,西方列強之間就經常互有攻伐,但到19世紀為止,歐洲人打仗從來都很快,一場戰爭也許可以拖個七八年,一次會戰卻通常從早打到晚就完事了,因為戰爭雙方都沒有太多後備兵力和物資儲備。

一次典型的歐洲會戰一般都是雙方早上起來戰場列隊,然後炮轟,炮火過後從正面進攻,正面受阻就往兩翼迂回,對方也投入預備隊封堵缺口,攻方再投入更多的預備隊往更遠處迂回……最後就看誰的預備隊更夠用,誰行動更快,誰的指揮官眼光更毒。然而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種西方戰爭藝術再也沒什麽藝術性可言了。

戰爭從來都要依賴參戰國的產業基礎提供槍炮、彈藥、糧草、車帳這些物資,蒸汽時代的工業是沿著鐵路、運河這些一維空間線性排列的,物資是在一維空間中生產的。打仗也是沿著戰線這種線性空間往兩邊迂回,說白了同樣是在一維空間裏消耗物資。一維對一維,毀東西總比造東西快,打起來總會有把物資消耗光的時候。一方先消耗光了,再也沒有槍炮武裝更多的預備隊,另一方包抄得手也就贏了。19世紀最後一次歐洲大戰普法戰爭,普軍就是以散兵線和快速縱隊包抄了依然因循橫隊戰術的法軍迅速取勝的。

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工廠可以隨處建,工業產能是沿著二維空間擴張,戰爭卻還是沿著戰線展開,後面的工業基礎提供的軍火、物資相對於一維的戰線可以算是無窮無盡。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依照上次的成功經驗,制定了從法國正面佯攻,側翼迂回的作戰計劃。可是真到打起來,雙方都能生產出無窮無盡的步槍、機槍、大炮,德國人不管從哪裏迂回,法國人和英國人總能派出預備隊堵在前面形成新的防線,結果迂回戰打成了塹壕戰,塹壕從法德邊界向兩邊延伸,東面延伸到阿爾卑斯山,西面延伸到大西洋海岸。

雙方試圖用新發明的飛機飛越戰線,飛行員們很快就自發地用手槍、步槍、機槍打起了空戰,接著就出現了真正的戰鬥機,從此雙方的空中偵察和轟炸都大打折扣。

雙方又試圖用艦隊從海上迂回到對方身後,打了幾次艦隊大決戰之後誰也不能前進半步。將帥們甚至想出了挖地道的老辦法,只是對方也在向著更深處挖,一直挖到基巖,土石塌方,地下水狂噴,徒然損失了無數被征召當坑道工兵的礦工。

最後大家只好回到塹壕裏,組織幾十、上百萬人規模的大沖鋒,試圖用人肉淹沒對方的機槍和重炮,雖然偶有成功,對方卻可以用汽車在幾個小時內把新的預備隊投入到突破口後面,挖出一條新戰壕架起機槍和野戰炮固守。而突破的一方的汽車卻沒有足夠的馬力,拖著重達幾噸幾十噸的大炮穿過已經滿是彈坑的戰場,突破的步兵最終還是只能停下來徒勞對射,數以千萬計的歐洲官兵就這樣白白被打死在陣地上成了肥料。

英法兩國19世紀完成工業化的時候,人口都只有2000多萬。而到了20世紀,美國、德國、日本、蘇聯、中國開始工業化進程的時候,人口最少也超過6000萬。

新崛起的工業國擁有更多的人口基數,與此相對應,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工業體系包含的基本零部件總量增加了一個數量級,從幾十萬種增加到上百萬種。這是因為電機、內燃機讓機械裝置的動力部分變得輕便,可以用在從農田耕種到居家洗衣服、做飯各種場合,越來越多的機器需要越來越多的零部件。

每種零部件都需要有人去制造,工業化社會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到了這個時候,英、法、荷蘭、比利時這些傳統西歐工業化列強自己的人口已經不夠填自己的坑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又把數以千萬計的工業人口拉到塹壕裏互相槍斃,工業人口不足讓歐洲國家幹脆放棄工業化,選擇加強對殖民地的控制,甚至圈占新的殖民地。

比如“一戰”還沒打到一半,英國就派遣特務托馬斯·勞倫斯去中東煽動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阿拉伯人造反,這些故事後來被拍成了奧斯卡名片《阿拉伯的勞倫斯》,就像如今英法煽動利比亞、敘利亞內亂是為了經濟利益,當年的勞倫斯也不是善財童子,只是去搶地盤,讓大英帝國控制更多資源、原材料和市場,好換取美、德、日這些新興工業國生產的工業品,維持原來的工業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