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桃林結義(第3/3頁)

想到此處,羅大成輕咳一聲,正色道:“小弟今年剛好三十歲,不知包兄……”

包拯納頭便拜,口稱“兄長”,當下裏二人堆土為爐,插草為香,向天地盟誓,於當日結拜為異姓兄弟。

狄麗娘在一旁坐著,靜靜地看著羅大成,一時間忽然想起,從前未曾問過他的年齡。現在方知他今年已有三十歲,豈不是比自己大了一倍有余?

只是他對自己的照顧,實是呵護備至,令人感動。想到溫柔甜蜜處,這清純美麗的少女,不由紅暈滿頰,看著他高大偉岸的身材,微微的有些癡了。

在趕往京師的路途上,每到一地,羅大成就帶著狄麗娘去尋醫問藥,將沿途有名氣醫生都找了個遍,親自熬好喂給她的湯藥也不知多少付了。

遙記當初狄麗娘是如何細心照顧他的,羅大成待狄麗娘亦是如此溫柔呵護,每次熬藥都親自去看著火,時而還要回去看著狄麗娘,以防她一個人呆著寂寞,每天晚上躺在客棧床上,都將她擁在懷中,講述從前看過的故事給她聽。

在他的細心調養下,狄麗娘身體漸漸好轉,後來已經可以自己站立,雖然走路時還是嬌弱無力,走幾步就嬌喘息息要休息一下,羅大成卻已經是大喜過望,心裏只望她能早日恢復,就算不能再擁有往日武藝,只要能夠與常人一般,也就心滿意足了。

包拯跟著他們,一路向京城行去,待羅大成真的如同兄長一般,對狄麗娘也尊敬有加,稱為“嫂夫人”。羅大成如此愛憐妻子,他雖然是不以為然,卻也知道這無可厚非,平時與羅大成談天說地,常注意羅大成言語中透露出來的聞所未聞的道理,回去暗暗琢磨思忖,常感嘆羅大成的師父果然是學究天人,見識超凡脫俗,只恨自己緣淺,未能見他一面。

羅大成成功地將穿越者的身份推到了自己虛構出來的師父的身上,心下便放下了一個顧慮,此時只將心思系在狄麗娘的身上,與她共騎一馬,抱著這嬌柔美麗的少女,馳向京師,漸漸地接近了東京汴梁。

與北宋的西京洛陽相對而言,開封府被稱為東京,亦稱汴梁,經過歷史宋帝大力興建,此時是世界上最大最繁榮的城市。

尚未接近東京,羅大成便已感覺到沿途城鎮漸漸繁榮,比之邊寨小鎮,要強了無數倍。

這一日,羅大成懷中抱著妻子,身後領著義弟,縱馬疾馳在大道上,計算一下路程,知道距離汴梁城只有數十裏路程,再過不久,便可趕到了。

天空中,突然變得黑沉沉的。眼看著烏雲密布,雷霆陣陣,羅大成心中焦急,只怕下起大雨,狄麗娘被淋雨生病,便舉目四望,尋找著避雨的地方。

這附近,人煙稀少,亦無房屋,只有遠處隱然有一個道觀,出現在他的視線中。

羅大成立即縱馬向那邊馳去,領著包拯一起馳到道觀門前,仰頭看著這座高大精美的建築物,只見道觀巍峨,大門上方,高高地懸著一塊大匾,上面寫著:“清虛觀”三個大字。

當他把狄麗娘扶下馬,讓她扶墻站在門前時,天空中已經開始落下雨點,一副大雨將至的模樣。羅大成慌忙用手拍擊著門環,大聲呼喊著,希望能進去避雨。

門打開了,一個十三四歲的小道姑探出頭來,好奇地打量著這三個人,問道:“你們是誰,來做什麽?”

羅大成慌忙施禮道:“我們是過路人,因為要下大雨,所以前來避雨,不知能否讓我們進去休息一下?”

那小道姑猶豫地看著他們,呐呐地道:“可是,我們這裏本是女觀,不方便男子入內,觀主也說,男子都不許進來……”

此時,雨點已從天上落下,見雨越下越大,羅大成慌忙道:“香火錢我們一定會付的,其實我們也都是崇信道教,想要進去參拜一下,還請行個方便!”

小道姑偏著頭想了想,正在猶豫之際,突然聽得後面有人問道:“是什麽人來了?”

那小道姑慌忙回身,躬身施禮,恭聲道:“稟觀主,是三個過路人,因為下雨,想要到觀裏來避雨的,還說要到殿上參拜,還有香火錢什麽的……”

因為門開得不大,又有墻阻隔,羅大成看不見那說話之人的模樣,只能估計那是一個年紀甚輕的少女,聲音雖然悅耳,卻清冷至極:“我觀中不缺香火錢,請他們離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