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汴京大婚(第2/6頁)

按照條約規定,此地已經是華夏國的屬地,因此華夏國要在此地築城,作為與大宋朝廷聯系的基地,並駐軍其中,以防兩國關系生變。

華夏皇帝率軍北歸時,十余萬大軍儂次出城,旌旗招展,威勢沖天。

汴梁城百姓擁擠在街道兩旁歡送他們,慶幸著太平終於回來。

城中近百萬的居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羅大成下令將其中的匠師都組織起來,和親人一起送到北方,讓他們成為各族人的老師,教導他們各種工匠技術。

更受重視的,是汴梁城中的讀書人。大批讀書人被大軍一同帶上,送到北方,作為各個部落中的副百戶等小官吏,不管怎麽說,他們能夠認識漢字,就是一個但大的優勢,至少能夠把上級發下來的文書看清,也就比那些不識字的異族首領要強得多了。

有了這些士子的加盟,不管他們是否情願,華夏國缺少基層官吏的窘境都得到大大改善。雖然他們心中都會有怨言,但至少他們管轄下的各族百姓,都有希望在他們的領導下,漸漸脫離貧窮和愚昧,走向富裕文明。

即使是商人,羅大成也不想放過,將城中的商戶組織起來,讓他們組成商隊,在華夏官吏的管理下,在兩國之間運送商品,賺取利潤。

耕作的農夫,也有大批被送到東北做移民。經過了華夏國大軍的征收財產工作,他們現在都一貧如洗,能有大量田地可以耕種,終究還有出頭的希望。而東北一帶的女真人,也將和他們一起,學習種田的技術,來讓自己的孩子不至於餓得要死。

如此下來,汴梁城中剩下的居民不足一半,只余三四十萬人,還留在城裏,那些空下來的房子,地契都落到了華夏官吏的手中,以作為駐軍家屬休息之用。

離去之時,羅大成留下了張龍趙虎兩名義弟,率四萬騎兵駐紮在汴梁城中,用以監視和控制大宋君臣。以張龍的成熟穩重,趙虎的聰明熱情,想必可以在大宋都城中如魚得水,做好他布置的任務。

離城而去的華夏軍隊,並不都是向北而還。許多部隊都在將官的率領下,向著東南進發,去接收那些沿海的州郡。而北方的幽州,守將已經得到了宋朝皇帝的命令,把幽州城向著城外的華夏軍移交了。

羅大成既然有了挑選沿海州郡的權力,就毫不客氣地加以運用。幽州、杭州、溫州、福州、廣州、膠東半島、廈門、連雲港、寧波,都被他一筆劃來,只放過了蘇州、金陵一帶,算是給趙禎留條活路。

長江入海口的上海城也開始準備建設,廣州以南的地區更是大片大片地收入囊中,不論香港、澳門、深圳、珠海、汕頭、湛江都納入了屬地之中,最南端孤懸海外的兩大海島也都收入囊中,雖然現在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接收,但既然名義上已經屬於自己所有,終有和平交接的一日。

無數華夏士兵越過茫茫路途,穿越大宋疆界,來到海邊,在華夏官吏的指揮下,接管沿海城市的防務。而一月前來的,還有大批汴梁城中的商戶,他們將作為華夏國民,在此地學習海洋商務活動,努力發展海商,讓自己和國家都在航海商貿中獲益。

當羅大成帶著多名漢妃回歸上京時,已經接近了春季。冬天的戰鬥,幸運地沒有影響到春天的耕種,在無數官吏的努力之下,各族百姓都延續了上一年勞作的經驗,開始努力耕田,種植著能讓他們填飽肚子的糧食。

占據了大片土地的華夏,正在悄悄地向著農耕之國轉變。當遊牧民族徹底接受農耕之時,就將是他們的侵略性漸漸消失,走向繁榮的時刻到了。

結局

幽州城外的原野上,羅大成縱馬奔馳,時而回過頭,引領著後面的小孩子們縱馬追上來。

現在,他的孩子已經可以騎著小馬奔跑,雖然動作還很稚嫩,卻畢竟是在自己駕著馬追逐著他。

在馬背上長大的孩子,終將會有武勇之風,面對外敵時,也不會感到怯懦。

在孩子們的後面,是羅大成的皇後和嬪妃們。她們也大都騎著駿馬,跟隨著一同奔馳,望向孩子們的目光,都充滿了慈愛關懷。

當年大宋朝的第一女將穆桂英,現在已經恢復了她英武美麗的模樣,打馬如飛,跟隨著她小小的兒子,小心地衛護和引領著他,免得他從馬背上摔下來。

衛國長公主也在不遠處,身前的鞍上還坐著一個小小的女兒,微笑著催馬跟上來,在她的前方,是英姿颯爽的蒙儂蘭,以及溫柔微笑的狄皇後。

回鶻女王也微笑著打馬奔跑,在她身前催動小馬奔馳的皇子殿下,眼睛是藍色的,卻是一個漂亮的混血兒童。

其他各族的嬪妃也都帶著自己的孩子,跟隨著羅大成出外遊獵。這是她們最喜歡的休閑時光,總是呆在幽州城中的皇宮裏,會悶出病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