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5章 循序漸進的發展(第2/2頁)

看著趙進這麽跑,很多富貴人等都覺得不值,趙進聽到這些評價也覺得很古怪,比如說:“這般毛躁,肯定成不了大事”,比如說“不知道享受,沒有靜氣,能這麽快做大了,也會這麽快敗落下去!”,比如說“不多娶幾房,不多生幾個孩子,偌大家業早晚還不是便宜了別人”。

甚至這話還有人換個說法來勸趙進,讓人啼笑皆非,趙進自然不會理這些昏話,他現在局面分為幾處,如果不親自出現,只是靠著規矩和信得過的人來管,早晚要出問題,快馬傳信都要幾天的地方,一個謠言就能壞大事。

徐州和清江浦要多跑,宿州和歸德府等若是徐州境內,看的時候就兼顧了,可還有一處不能不去的,那就是隅頭鎮駱馬湖東邊的流民新寨,那邊趙進囤積著大量的人丁,到現在那邊的莊子已經可以自給,甚至還有糧食供應外面。

臘月間,大家都在準備過年,徐州那邊有人歡喜有人愁,緊跟趙進的非但沒有被吃幹抹凈,反倒得了豐厚的好處,清江浦那邊偌大局面,隨便漏下點都是吃用不盡,而那些自以為聰明的,背地裏搞小動作的,這次都吃了大虧,連這個年都過得愁雲慘淡。

吃虧的這些都是自認倒黴,趙進給他們指出一條光明大道,他們不但沒去走,反而暗地裏做文章,一點理也不占,現在徐州這個局面,他們也不敢多說亂說,沒錢罷了,小心連命都沒了。

讓這些吃虧的人真正咬牙切齒的翻倒不是趙進,而是徐州衛那邊,大家一塊動小心思,憑什麽徐州衛這幫軍漢事後無事,人有時候看不得一樣的人更好,特別是本來要一起慘下去的同伴。

底下的小心思趙進沒有理會,他帶著徐州衛六百年輕男丁去往流民新寨那邊,這些都是所謂軍戶余丁,沒有打打殺殺的本事,也沒有讀書科舉的能耐,年紀也有點大,這幾百人都是跟著趙進過去墾荒。

在徐州衛裏,他們給人做長工佃戶,日子過得辛苦,一年都沒有幾天吃飽的時候,去那邊雖說一樣辛苦,但最起碼可以吃飽,而且趙字營給他們的條件很優厚,耕種滿十年,他們墾荒出來的田地就可歸個人所有,每年繳納三成收成,永世不變,而且還可以通過服其他勞役差事什麽的抵消。

以趙進言出必諾的名聲,大家自然會相信,也看到了趙字營的家大業大,不會克扣大家這麽點好處。

這次六百男丁如果能在流民新寨那邊紮下根,後續還要有不少跟著過去,除了徐州衛的余丁,徐州左衛和邳州衛手裏沒地沒產的辛苦人也有大把。

這些人過去耕種,第一年的種子農具和食宿,都由趙字營這邊安排供應,流民新寨各處都有了足夠的積儲和勞力,做到這些的確很簡單。

之所以這麽做,是要在流民新寨裏安插進去非流民的人丁,那荒草灘和四處接近隔絕,草窩賊又被清除一空,那邊只是純粹的流民駐屯,幾萬人的規模趕得上一個小縣,時間長了,很容易自成一體,特別是趙字營始終對他們進行軍事訓練,這一股力量始終有不受控制的危險。

為了防備這個,張虎斌手裏幾個連隊,還有差不多相同人數的江湖人供調派,但張虎斌在這邊本身也有自立的可能,必須要加以控制。

放進來屬於徐州本地的住戶,也算是一種平衡,說得難聽些,這也是在摻沙子。

已經兩年多過去,駱馬湖東岸的荒草灘塗早就模樣大變,原本來時,入眼茫茫無際的荒涼景象,夏日草木蔥蔥,冬日白雪皚皚。

可現在來到,能看到一條條平整的道路,整齊排列的房屋,還有一片片開墾好的田地,看起來和各處的田莊沒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