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為招安?(第2/2頁)

不過大家很快就知道徐州的態度,趙字營在幾處的家丁旅團都開始撤回駐地,並且允許官軍武將自贖,各處田莊開始忙碌春耕,雲山行則是去和各處敲定這一年的生意貿易。

看來這徐州也不想打下去了,大家猜測紛紛,不過也覺得理所當然,大明天下人口億萬,那是何等力量,徐州再怎麽兇橫也只是半省左右的地盤,而且除了徐州之外,沒有占據別的城池,強弱懸殊,自然不敢撕破臉。

也有很多人覺得趙進和夥伴們胸無大志,都是鼠目寸光,年輕氣盛卻只想享受富貴豪奢,一切一切都為了讓生意做得更大,朝廷不願意耽誤邊防和民生,他徐州趙字營也不願意耽誤自己的生意,看來又要太平許久了。

只不過撤回營地歸撤回營地,趙字營在寶應縣、高郵州和揚州府城江都一帶購置田莊,這其中還有不少是因為抄沒揚州富豪的財產,在這些田莊內,開始遷入徐州控制下的莊戶百姓。

能從淮安北區的窮苦地方來到這揚州府地面,號稱是魚米之鄉的地方,沒有人會不願意,當然,那些新招募的莊戶百姓沒這個待遇,這次來到的都是徐州、宿州、孔家莊和淮安北區的資深莊戶們,都叫做徐州莊戶或者老莊戶。

每個揚州府新設田莊裏的老莊戶數量都要有四成所有,原來的長工佃戶或者就地遣散,或者去徐州控制範圍內的田莊耕種,新建田莊的莊頭管事和團練們都只能出自這些徐州莊戶裏面。

揚州府農墾田莊,一個莊子要有團練二百,然後寶應縣、高郵州、揚州府城江都縣這幾處都有雲山行分店開設,每一處分店都有人數不等的巡丁作為護衛,還有行走於各府州縣的鹽丁隊,還有被請來作護衛的徐州義勇,來自徐州的武力,不知不覺的就在揚州府各處紮下了根。

以農墾廳和貿易廳的意思,在揚州府的田莊就不要考慮什麽地契過戶,我趙字營占了的就是我的,沒必要有大明官府的承認,不過趙進的意思很明白,現在還是要保證手續完全。

既然命令下達,那麽大家誰也不會有異議,照做就好,趙字營和各地官府打這樣的交道已經駕輕就熟,無非在揚州府這邊照做一次就是。

可讓大家萬萬沒想到的是,在揚州府新建田莊的田契和地契以及各項相關文書辦下來很不容易。

官府的吏員差役這邊,莽撞無腦的就是要高價勒索,眉眼通挑的則是委婉解釋,說這些事不是自己能做主的,不光官府老爺們發話,關鍵是在地的大爺們也發話了,不是不給辦,實在是得罪不起這些人。

揚州府地方上的大小衙門其實不是知府知州和知縣們做主,也不是揚州城內的那幾位鹽政大佬做主,而是這盤踞地方上的鹽商和豪強們,他們不去衙門裏做官,卻讓自家的仆役家奴去衙門裏做小吏和差役,借以把持政務。

為何這些被趙字營殺怕的豪強士紳突然硬了起來,難道他們不知道趙字營的厲害嗎?

更讓趙字營農墾和貿易哭笑不得的是,居然還有人質疑趙字營那些田莊的所有權,甚至官府那邊都受理了幾樁狀子,狀告徐州強占田土的莊子。

不過趙進除了讓下面人完備契約手續之外,也說了自己的態度,趙字營占下的就是趙字營的,如果想要奪回,除非你能打過趙字營的家丁和團練。

天啟四年二月間,揚州民間雖然反彈處處,可官軍卻絕不敢越雷池一步,他們可不敢去冒險,如果真的違反約定,徐州兵馬直接沖過來開打,那可就是災難了。

這等反常原因很快就被內衛查明,原因很簡單,因為朝廷要招安徐州,而且徐州沒有繼續打下去的意願,再深一層,則是閹黨氣焰大挫,東林黨在朝中的勢力大漲。

盡管自成祖皇帝到現在,眾正盈朝的局面有過許多次,雖說也不見有什麽特別出彩的地方,可大夥總覺得這就代表著海晏河清,內憂外患煙消雲散的意思,朝中閹黨受挫,正人當道,那麽這徐州豪強恐怕也猖狂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