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0章 至今思武宗

說是兵貴神速,不過趙家軍大隊會合,反倒是在這邊從容休整,不提東昌府上下,濟南府那邊的山東官員紛紛前來拜見,這眼看著就要改朝換代了,哪怕不求新朝富貴,也要求個身家平安,這徐州趙家軍殺氣太大,還是小心些好。

不管是什麽身份,又或者有什麽人說情,重禮之類的不必提了,趙進一概不見,但拒絕的很溫和,只說大事當前,進爺沒有時間。

讓山東省府官員目瞪口呆的是,接待他們的那人居然是衍聖公府出身的,雖然不是在族譜上的長房嫡系,可也是前代衍聖公的血脈。

咱們大夥還羞羞答答的想什麽忠孝節義,這忠孝節義的祖宗家裏都這麽看得開,倒是咱們著相了。

不過細查下來,大家也都倒吸了口涼氣,原本衍聖公家裏占著山東田地的幾分之一,如今守著曲阜縣的田地過緊巴日子,這孔璋還真是懂得取舍。

那孔璋的確出色,眼下已經是替趙進接待各方人物的代表,身份貴重,而且誰不知道趙家軍文士不多,現在能獨當一面的,那都是將來九卿一般的人物,可這孔璋卻沒有絲毫的矜持傲氣,待人溫和謙遜,任何禮物都是拒絕,然後做事極有條理,每個人都感覺有了回應和交待,每個人都安心不少。

但每個有資格被孔璋接待的人,一方面覺得安心,一方面覺得驚心,原來自己底細被人查的這麽清楚,這徐州到底在自己身邊安插了多少眼線,多虧自家沒有什麽心思,不然早就死得不明不白。

想到這裏,忍不住聯想更多,那先前幾個死的不明不白的,當真是細思恐極。

“……如今京城已經亂成了一鍋粥,有人要遷都避禍,有人要死戰死守,也有人想要求和,各方爭執不休……”

“……內閣幾位閣老抓著兵,抓著清流,他們決定,其他人不可能有什麽反對,也反對不起來……”

“……眼下就是幾位閣老在爭執不休,但他們所想的,無非是如何體面而已……”

在這個時候,雷財在南直隸那邊活動,劉勇和馬沖昊則在北直隸和山西一帶,主持那邊的眼線密探,將消息傳回來。

之所以要親身在,是因為如果對方有什麽重大的決定,趙家軍這邊也要有足夠份量的人出面,馬沖昊這邊則有另外一重考慮,情報局和內衛目前有一股精幹力量歸馬沖昊指揮,這股力量用來摧毀東廠和錦衣衛的死硬分子,然後馬沖昊親自出面收攏那些願意投靠的人物,這些人對趙家軍有大用。

趙家軍留在臨清進行整備操練,這裏已經是山東和北直隸的交界處,而且是交通要道的樞紐,這個規模的兵馬行動只有沿著河流,不然就會在輜重運輸和人畜用水上耗費巨大,而山東到北直隸之間除了海路之外,就只有沿著運河行進了。

自臨清到京城,沿著運河要經過的州縣不少,但真正有意義的也就幾處,由南向北算,首先是滄州,滄州是大城,距離長蘆鹽場不遠,無論是城池規模還是積儲的糧草,都可以提供大軍駐紮。

此處更是河間府的中點,大軍到這裏,距離下個目標還遠,又離開了山東地方,如果半途擊之,成功的把握很大。

但這一處對趙家軍沒有意義,以趙家軍的行軍速度和後勤供給,隨身攜帶三日幹糧行進,即便受挫,也可以從容回轉,再說了,就地籌措糧草也足以應付一兩日。

再向北進,則是天津,這是真正的要害,是真正的兵家必爭之地,他是京城的海上門戶,也是南來大隊人馬的必經之地,可以說是咽喉處所。

對於趙家軍來說,天津距離薊鎮和京城足夠近,距離山東足夠遠,在那裏會有糧道被截斷的風險,後路被斷,然後還有大軍夾擊的壓力,更不要說在這個季節海上封凍,趙家軍最能依仗的海上支援也不存在了。

而天津這邊是漕糧入京前的最後一處中轉樞紐,又擔負著供應薊鎮和山海關附近給養的重任,這邊積儲的糧草軍資也是堆積如山,掌握了這邊,就可以從容對京城發動攻擊,京師已經沒什麽地利可言了。

自從趙家軍炮轟京師之後,按照和談條約,這天津就成了不設防的城市,裏面沒有明軍駐紮,完全是民管自治,實際上是由雲山行系統掌控,雖然有幾百武裝護衛在,可維持治安容易,保衛城池卻不可能,再精銳的幾百人馬,也沒辦法擋住大明成千上萬的大軍。

所以很多人都把天津的安危動向看成信號,什麽時候大明要出兵奪取,什麽時候大戰開打,京師得失更多是象征意義,天津攻防才是最要緊的。

知兵的人都有這個判斷,不過讓所有盯緊天津的人都很失望,大明始終沒有用兵,趙家軍也好整以暇的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