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0章 至今思武宗(第2/2頁)

要知道在北直隸幾處,朝廷還是能動員十余萬的大軍,其中能稱得上精銳的萬把,怎麽也算得上能戰,這支力量在趙家軍面前或許算不得什麽,但拿下天津制造麻煩還是足夠的,不過官軍不動,官軍沒有任何的動向。

目前消息靈通人士所知道的,只有逃兵不斷,但各處坐視不理,比起以往這種局面好些的是,若有亂兵想要劫掠地方,想要胡作非為,朝廷和官府立刻能組織起鎮壓的力量,難道大明就這麽認了,難道就打算要降了?

可如果要投降,那為何現在還遲遲不動,崇禎皇帝那是個愣頭青,諸位閣老呢?這些沉浮宦海的老油子難道不知道這個?

實際上大明兵馬還在調動,而且還在抽調各處的精銳勤王,孫承宗和王在晉畢竟親自統領過大軍,知道單純的堆積人數無用,那只是消耗更多的糧餉,帶來更多的混亂,但那些武將所屬的親兵精銳戰力就很可觀了。

調集各處的親兵親衛入京,在成祖朱棣之後也有過類似的例子,就是所謂的荒唐皇帝武宗正德時候,那時也是收天下精銳,被文臣士人認為是荒唐錯事,向來都是諷刺痛罵,沒想到這時相似,而且細想起來,這麽做很有他的道理,有人開始就想,難道武宗正德皇帝沒做錯什麽,如果大明按照正德皇帝那種尚武的做法走到現在,還會不會有這麽多的內憂外患,畢竟正德時候,皇帝可是敢親臨沙場,同蒙古騎兵面對面廝殺的,如果這種“荒唐”傳下來的話……被調集去京城的武將大部分聽令,少部分則是抗旨,之所以沒有那麽多散去的,是因為趙家軍沒有合適他們的位置,這麽過去投靠根本沒個位置和著落,還不如抱團等待受降和改編,也有人想要盡忠,覺得拼死在沙場上,也比窩囊投降的強,更重要的是,他們也看不到在徐州體系內的將來。

而北直隸和山東附近的百姓們,有人麻木的安居不動,本來日子過得就艱辛困苦,過不過大軍有什麽區別,也有人要躲避兵災,攜家帶口的逃離,不過逃離的人沒幾天又是回來,離開家鄉後,反倒是能感覺到兵荒馬亂,活動的盜賊匪類不少,但在村鎮城池之內反倒是很安靜,秩序也有人維持。

甚至今年的日子也比往日裏要好過,因為朝廷官府不再收取什麽苛捐雜稅,連帶著衙門官差也不那麽刻薄了,要是年年如此,可就是太平好年景。

旁觀者猜測紛紛,甚至不明所以,趙進則沒有理會這麽多,他就是在臨清城這邊整頓等待,但親衛師、第二旅各個部隊卻沒有閑著,騎兵分批出去巡邏偵緝,活動範圍已經擴大到了北直隸各處,可也沒什麽人攔截,反倒是享受了下簞食壺漿喜迎王師的待遇。

在臨清駐紮到第十天的時候,來了一場大雪,天地間染得雪白一片,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陳昇那邊的消息徹底斷了。

沒有海上船只傳遞消息,陸路上還能通過遼西的明軍傳遞,遼西邊軍都想結個善緣,日後方便相見,只要你消息能送到那邊,總可以通過山海關到關內,然後快馬傳遞到趙進這邊,可現在這條路被掐斷了。

負責這條渠道的人直接過去責問,如果是遼西邊軍敢在裏面做什麽手腳,那就要考慮後果,但遼西將門的使者也在很惶恐的解釋,建州女真已經封鎖了廣寧和寧遠一線,想要傳遞消息不是不能,但風險太大,死傷肯定也要慘重。

消息斷絕並沒有讓趙家軍有什麽異動,趙進的無動於衷是一回事,巡查偵緝的騎兵則是加大了活動的頻率,有很多人會在這樣這樣的大雪天氣冒險,趙家軍自信歸自信,該做的功課卻不會落下。

在保定府方向的趙家軍騎兵果然有所發現,從西邊有百余騎接近,按照巡查騎兵的說法,這百余騎的精銳不一般,進退規矩看起來倒像是趙家軍自己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