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章 大戰總要靠近才能打(第2/2頁)

當進入五十寨驛附近的時候,或者說自從出了丘陵區域之後,周圍出現了趙家軍的輕騎,但這些輕騎距離很遠,從不和女真蒙古騎兵鬥氣互殺,似乎就是為了觀察大軍行動,因為距離的遠,即便有心派人去捕殺也無能為力,還要擔心自家兵馬會不會落入旁人的陷阱。

五十寨驛早就是一座空城了,好在趙家軍也沒有對這個不大的磚堡進行破壞,勉強還能紮下營盤。

如今建州女真大軍的隱患很多,糧道就是一個,給養要從蓋州衛城那邊出發,在熊嶽驛那邊存儲中轉,然後通過丘陵區域,走幾十裏路之後才會到達五十寨驛的臨戰大營,糧草都只能用牛馬大車運輸,這一路上會被攔截伏擊的地方很多,甚至在丘陵區域安排不多的人員就可以造成很大的破壞,如果糧道被斷,人心惶惶,那勝算就不必提了,而是要考慮全身而退的情況。

經驗豐富的建州女真將領對這個也有自己的安排,實際上每一處容易被攔截伏擊的地方都是局中局,女真和蒙古的近萬騎兵分為幾個大隊,隨時準備支援阻擊,只要敵人敢來肯定會被痛擊。

除此之外,阿敏和濟爾哈朗還特意拍特使回到沈陽,如果一著不慎,糧道真被斷掉的話,那麽這邊存量還能支持半月,在這半月之間,代善、皇太極和莽古爾泰之一會親帥大軍來打通糧道。

做了這些準備之後,準備和復州趙家軍大戰的建州兵馬才算免除了後顧之憂。

只是他們做了種種準備,對面的趙家軍依舊只有輕騎探馬窺伺進程,沒有任何騷擾攔截伏擊的動向,難道是真不懂,或者是幼稚,動的時候讓人猜疑頗多,但現在不怎麽動作,大家也都是糊塗,行軍作戰,生死大事,怎麽可能這麽無所作為。

當一切都穩下來,確定在五十寨驛紮下大營之後,戰場也可以確認了,大家都知道,不出意外的話,戰場應該在永寧監城和復州城之間的寬闊地帶上。

阿敏和濟爾哈朗所在中軍沒到達五十寨驛之前,就派嶽托率軍急行,先占領了永寧監城。

永寧監城和五十寨驛距離不足十裏,可以說互為犄角門戶,如果只占領其中一處的話毫無意義,反倒會讓趙家軍也有合適的落腳點,只有兩處都占了,才能讓趙家軍只能在野外安營紮寨,在這樣寒風凜冽的天氣裏,野外紮營會有大風險。

在做這些的過程中,建州女真的各路探子傾巢而出,這次可沒有人敢貪功冒進,每個人都是盡職盡責的打聽消息,然後回報。

復州城內外忙碌的熱火朝天,每天都有大量的木柴被送入營盤內,每日裏還能看到頂風冒雪的操練,這些情報都被傳回了阿敏那邊,這讓女真諸將有些納悶,難道這趙家軍就不怕被凍傷嗎?

“韃子想不到咱們富裕到什麽程度,他們所見的無非就是沈陽遼陽,最多也就是探子去過江南,哪裏能想到我們徐州的強大。”陳昇對下屬簡單說道。

魯大、巴音等人都覺得理所當然,可來自東江鎮和遼東本地的那些人則是目瞪口呆,他們或者從未見識過,或者在山東時候了解的還不充分。

普通的士兵也有齊整棉衣棉帽,頓頓飯油鹽不缺還能吃飽,柴火敞開供應,讓每個人取暖都不成問題,即便牲口也被照料的很周全。

陳繼盛和張盤本來已經做了最壞的準備,如果風雪寒天一來,趙家軍被這寒冷傷害到,他們就會帶著趙家軍沿著海岸線向高麗那邊行進,在鴨綠江東岸和皮島一線,用高麗民居來安置大軍,甚至還有零星的逃亡出現,從山東重回遼東的人覺得趙家軍撐不過這個冬天,為了避免陷入崩潰的災難,所以先行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