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9章 借大勢行私心(第2/3頁)

雖然因為形勢不由人的緣故,毛利家接受了這樣的懲罰,但是仇恨的種子已經在他們心裏種下,他們君臣上下一直都沒有忘記要復仇,想方設法想要奪回舊日失去的一切。所以,在大漢打過來、眼見德川家的統治至少在西國已經搖搖欲墜的今天,毛利家私下裏又開始動別的心思了。

他們派毛利元信過來,第一是為了探知大漢的態度,看看他們是否一定要和毛利家為敵;第二是為了探尋兩方合作、至少讓毛利家借機行事的機會。

大漢軍隊一上來就表現出了極強的戰力,無論是陸上還是海上,都保持著碾壓式的優勢武力,即使兩方還沒有交戰過,但是長州藩上下也明白,自己現在的武力,是絕對不能擋住大漢軍隊的進攻的。

所以,在畢肅明確表示只要毛利家不為幕府死戰就不將毛利家視作敵人之後,他也馬上表明了立場態度,深怕因為幕府而招來了無妄之災。

“貴藩果然是深明大義。”眼見對方如此知趣,畢肅也淡然笑了起來。“那我可以跟你做出保證了。”

雖然毛利家的實力未必有多強,但是畢竟扼守著本州島的最南端、大漢軍隊北上京都的必經之路,他們如果能和大漢軍隊合作的話,當然是一件好事。對大漢軍隊來說,要面對的敵人越少越好。

不過,越是這樣,越是不能在他們面前表露出竊喜,他故意表現得十分矜持,好像毛利家的態度對他來說並無多少重要性似的。

“多謝將軍,如此一來,弊藩上下就該放心了。”得到了畢肅的親口保證之後,毛利元信顯然松了口氣。“我們毛利家,對幕府的仇怨極深,斷無幫助他們的道理,唯願大漢能夠一鼓作氣,徹底擊敗德川幕府,為我等出一口氣!”

雖然口上如此說,但是毛利元信也看出來了,他只是大漢的一個戰地的軍官而已,雖然地位很高但是應該是不能站在大漢朝廷的立場上做出一個決斷的,所以他的表態還是不能完全相信。

雖然長州藩上下分析了很久之後,都得出了大漢會優容那些中立或者投靠他們的藩主,並且他們對島津家以及立花家的態度也已經表明了這一點,但是沒有得到可靠的保證的話,心還是不太安穩。

還是得見到大漢的總大將以及發布《九州獎懲令》的那位大漢使臣,和他們建立聯系確定態度才行。

兩人一陣沉默之後,眼看面前的大漢將軍一直都沒有開口的意思,毛利元信只好繼續說了下去。

“將軍的意思,我們已經明白了,我們也一定會配合將軍的行動,只要大漢軍隊想要北上和幕府交戰,弊藩絕對不會予以阻攔。現在大漢軍隊在九州武功赫赫,想來很快就要進軍京都了吧……將軍,可否讓我等使者去參覲貴軍的大將和貴國天子派過來的使者呢?”

“若是想要參覲,你們自然可以去參覲。”畢肅倒沒有為難他們的意思,“現在我們大漢的大將和使臣已經在長崎城駐節了,你若是要去,那就去吧,我會讓一些士兵護送你的。不過現在九州島上的秩序還是比較混亂,使者路上要小心。”

“多謝將軍美意,我們自然會小心的。”雖然聽到長崎已經落入到大漢手中、並且成為他們軍政大員的駐節之地令人有些感慨,但是毛利元信還是再度向畢肅行了個禮。

接著,他突然放低了聲音。

“如果貴軍對細川家實在有成見,並且想要用細川家的性命來立威的話,我們毛利家倒也可以幫忙。”

還沒有等畢肅表達意見,毛利元信突然有些詭異地笑了起來,“不瞞將軍,現在小倉藩城當中,已經有不少人對細川家不滿了,他們都不願意跟著細川家去送死,如果將軍真的希望要他們的性命,我們可以暗中說和。”

因為心裏期盼毛利家能夠來幫助自己,所以自從毛利家的使者駕臨之後,細川忠利對他們十分殷勤,沒有多少防備,毛利家原本就和小倉藩來往甚多,這次更加借機和小倉藩當中的一些重要人物暗中進行了會談——當然,確實沒有多少人願意為了細川家和幕府殉葬。

準備拿細川家來作為取悅我們大漢的工具嗎?畢肅心裏冷笑了起來。

不過,能夠借此而少讓大漢軍隊受點損失,總是好事。

“那就按使者所言吧。”他大笑了起來,“請回去告訴那些有心人吧,三天之內如果獻出城池,我們只要細川家全族的性命,如果三天之後還是沒有做成的話,那就不要怪我們了!”

“相信他們會做出明智的判斷的。”毛利元信仍舊微笑著。

當天,毛利元信回到了城中,然後將大漢軍隊願意饒恕細川家的消息告訴給了藩主細川忠利,然而他的高興並沒有持續多久。僅僅在當天夜裏,幾位得到了真正信息的藩中重臣們就在深夜當中發動了兵變,細川忠利和他的子女們統統被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