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9章 借大勢行私心(第3/3頁)

畢肅所給的三天期限僅僅只過了一天,小倉藩城就在毛利家的幫助之下被打下了,大漢軍隊進抵到了九州島的最北端,也由此正式控制住了整個九州島。

這是一個十分輝煌的勝利,當然這對他們來說,只是完成了整個目標的第一部分而已,剩下的路仍舊很長。

拿下了小倉藩之後,一群大漢軍士帶著毛利元信南下長崎,準備讓他參覲大漢的大將和使臣,然而他們撲了個空,因為當時趙松和周璞等人已經帶著參陣的各地藩主們前去攻打久留米城了。

毛利元信不願意在等待當中浪費時間,所以他幹脆再度啟程,從長崎向久留米城進發,這次終於趕上了周璞等人的腳步。

因為久留米藩已經被整個平定,原本周璞和趙松已經打算回師,但是聽到了長州藩毛利家的使者到來的消息之後,周璞還是抽出了時間接見了這位使者。

“在下毛利元信,參見天使!”一見面,毛利元信就向這位使者畢恭畢敬地行了禮。

經過他這一路上的見聞,尤其是見識到了九州殘破的景象、以及大漢軍隊的兵威之後,他更加堅定了一定要讓長州藩避開這次兵災,不為幕府愚忠殉葬的決心。

在來久留米的途中,他幾次思索,應該怎樣更加體面地向大漢投誠、尤其是怎樣體現出本藩的地位和作用來,提高大漢對自己的重視,為戰後的毛利家爭取一個更加重要的地位。

所以一見到周璞,他就誠惶誠恐,一心想要表現出對他的恭敬來,因為他知道,這個人代表大漢天子,隨口的幾句話,可能將會決定毛利家在戰後日本的地位來。

“免禮。”周璞隨口就讓他起來。

經過這陣子和那些誠惶誠恐的藩主們的來往之後,周璞已經習慣了別人對自己畢恭畢敬的樣子了,舉手投足之間也多了幾分大國使臣的威儀和驕矜——當然,因為頭發之前剃過現在才長出了一些短發,所以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不過並沒有人敢因此而對他有半分不恭。

“貴藩既然派你過來覲見我,想必是已經有了定計了吧?”周璞直接開門見山。

“是的,弊藩想要和島津家以及立花家一樣,向大漢投誠。”毛利元信再次跪倒在了地上,然後以頭觸地,“還請天使開恩,讓弊藩可以保住原有的領地人口。”

“我們此行來是為了討伐幕府,不是為了和各藩為敵,所有投誠我們的藩主都可以保全領地,甚至加封。”周璞不動聲色地給了他們一個利誘,“不過……貴藩畢竟是在本州島上,領地牽扯的地方甚多,真的已經全體一致同意投誠我國了嗎?”

“弊藩之前和幕府仇深似海,德川幕府無故減封,讓弊藩蒙受了巨大損失,先代藩主都含恨而終,如今想起來弊藩上下也是切齒痛恨……如今有了反抗幕府的機會,我等怎會放過!”毛利元信頗為激昂地回答,“投誠大漢,效忠王命,這是我們藩內重臣們一致的主張,也是藩主的決定,所以一定可以實行。當然,藩內也有一些不識時務的頑愚之輩,不過我們可以自行消滅,不用勞天使費心……”

周璞並不知道,他口中的頑愚之輩,赫然正是毛利家內部的一些重臣。

毛利輝元在關原之戰失敗、藩內被大量減封等等重大的打擊下,心懷失落,十分沮喪,早早地將家督之位傳給了毛利秀就,不過因為毛利秀就當時太年幼的緣故,所以毛利輝元一直都掌握著實權。

在八年前,毛利輝元去世,當時毛利秀就已經三十歲了。原本藩政應該就此由毛利秀就這個藩主名正言順地來處理,然而卻出了問題。

毛利家重臣毛利秀元,在之前作為毛利輝元的養子和大將,立下了赫赫戰功,並且成為了輝元倚重的對象,關原之戰的時候曾經奮力為毛利家作戰過。不過到了關原之戰之後,因為幕府勢大,他投入到了德川家的帳下,被幕府任命為長州藩的支藩長府藩的藩主,並且一直都居住在江戶,成為了歷代將軍的親信。

他盡心為幕府效勞,娶了德川家康的養女,並且多次謀劃過繼續削弱長州藩的行動,曾經打算過誘使毛利家另一個支藩的藩主毛利就隆脫離毛利本家。

在毛利輝元死後,他以毛利秀就的監護人自居,一直在江戶城內遙控長州藩的時局,被藩主毛利秀就深深記恨——這也是毛利秀就那麽輕易就打算叛離幕府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毛利秀就打算借著這個機會,把毛利秀元在藩內的親信們一並以幕府逆黨的名義鏟除——盡管他們也許也一樣想要投降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