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借刀

沒有過兩天,小皇上的信就到了撫水州。

顯然小皇帝還在氣惱當中,在信中寫道,如剝床以膚。

石堅看到這四個字,差點說了一句胡說八道,以郭皇後有什麽資格能用到剝卦,還到了剝床以膚,危險都到床面,大兇。就是武則天,如果不是唐高宗放任,加上他身體不好,也不能用這一卦象,五陰一陽之爻,頂多是否卦之象,內小人外君子,小人道長。可只要唐高宗如果志行也,也會有命無咎。就是說只要唐高宗下狠心,武則天成不了大事。

現在郭皇後不要說到了剝床以膚,就是連否之小人道長也差了十萬八千裏。也不過就是脾氣嬌縱了一點罷了。如果要來比喻,最多最多是央自邑,不利即戎。警告一下就行了,如果動用武力,反而鬧得沸沸揚揚。

但小皇帝的心情,石堅能夠理解。本來一直以來劉娥壓制了他多年,而郭皇後是劉娥扶持起來的。現在劉娥死了,連呂夷簡都向小皇帝表示低頭,可這個郭皇後不知收斂。這個下場是遲早的事。

石堅想了想,回了一封信。信上說了,廢立皇後之事,何依漢唐故事。昔日李績雲武後之事,乃陛下家事也。此例可開否?李績後期功高,求自保,故不欲多事進言,故有李義府作亂中樞,李績掌大權則不諫,後高宗曰多日無臣諫。李績又雲,陛下無過,何來諫?謬乎?高宗雖守成之主,可無能比擬唐太宗,唐太宗都進諫如流,何雲無過。因此,此例不可作比。亦漢唐之例不可開。又漢唐換皇後之事,有幾例是為公正之舉?

廢立皇後,臣子不進諫,何必需台臣?皇後也,天品,一舉一動,事關天下安危。臣子進諫也本份,如不進諫,反失職也。對則聽,錯則忘。如人之嗜食,有人愛肉,有人愛魚,有人愛蔬。嗜肉者則罵嗜魚也?嗜魚者則罵嗜蔬也?陛下應當以眾多臣子進諫,而感喜。君不明,思諫亦不能。此乃可賀之事,今皇上因進諫,而放十余大臣,臣則不解。皇上想學楊廣粲紂乎?此例正大不可開。皇上請罪己。

因為進諫,你把孔道輔他們全部下放了,這是錯誤的,況且他們還是好心為了國事。只是進諫不如你心意罷了。你下詔向天下承認自己錯誤吧。看到石堅寫到這裏,宮裏前來的太監吐了吐舌頭。

石堅又寫道,今皇上欲以臣贊成皇上廢後之舉,以立曹貴妃誘臣。皇上此舉置臣何地也?

曹將軍忠烈於國,為救十數萬將士生命,淹留其後,犧牲於靈州城。臣自愧不如,心下敬羨。非為私也,為公為國之故。今曹貴妃品德兼備,臣常贊揚,非為其父因,白則白,黑則黑。不能混同。今陛下教臣公私混一乎?

言語更為激烈。

況廢立太後,天下大事,慎之又慎,臣只是一臣子,皇上廢立,臣只有諫議之權,豈敢有決策之權也。今皇上非但以臣之意,還以立一新皇後以賄臣。皇上是想臣今之權已淩駕於皇上之上,兩位太後之上,文武重臣之上!或是欲臣早日激流勇退,復避嫌也?

廢立太後,國事也。先責之於錯漏,責之不聽,先稟報於兩位太後,再問之群臣,群臣不聽,再諫。諫不聽,再議,如此三番,方可行之。今皇上平時不加管教,冒然廢黜,是行鄭莊公養太叔段之舉乎?

但石堅寫到這裏,還是給了小皇帝一點面子。這個郭皇後是太討人嫌了。於是結尾寫道,今皇上錯已成,可置皇後於一院。警而觀之,如不改再行決定。如改,何必廢之?且善待其家人,否讓天下人心寒。則爭議自止。

給郭皇後一個面子,一個改正的機會,善則重立,惡則眾臣也無話可說。同時善待郭家,做到仁至義盡,就是大臣想進諫,也沒有這麽激烈了。(本來這段信如果用全文言書寫,但估計各位書友一看到很可能略過不讀,改了半文半白。)

但石堅心中也感到羞愧,此舉於呂夷簡,石堅正是用了鄭莊公養太叔段的計策。

這封信到了京城後,趙禎這時氣也消了,從諫如流,可一時半會面子放不下來。正好石堅這封信到達,於是在朝會上將這封信拿出來給大臣看,並說自己錯了。再次將這些大臣召回京城。但也不怪罪呂夷簡。

這時候撫水州來的賓客開始多起來。各羈縻州的酋長們紛紛到達。但石堅並沒有接見他們,不是他狂傲,確實地位懸殊太大,自己如一一接見,這些酋長們說不定還會產生其他想法。但他也沒有怠慢,在附近幾個山上搭建了許多木寨,將他們安頓。現在的形式與召開商會差不多,只是商會那些費用完全是商人自理,可現在這些酋長們前來的花費全是朝廷供給。

因為來的人多,加上士兵,每天從都柳江上,駛來許多船只,將供給卸下。還好,第一條馬路修到了撫水州,從旱道上也分擔了一些運輸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