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陳的沒一個好東西(第2/5頁)

梁襄王在兩幕之間插科打諢一番,轉眼就下場了。現在登場的是一位重要人物:齊宣王。

有人會想:老孟忽悠不住河南人,又跑去忽悠山東老鄉了。呵呵,這話只對了一半,孟子確實是離開了魏國來到了齊國,來見齊宣王,但這並不是他第一次來齊國推銷,在去魏國之前他已經在齊國做過一次失敗的推銷工作了,那時候齊國當權的是現在齊宣王的上一任,齊威王(關於孟子的行程爭議很多,這裏姑取一說)。齊威王和梁惠王還很有交情,好交情是:這兩位一起打過獵,還發生了一段著名的對話(後面再談),最重要的是他們曾辦過一次徐州大會,會上互相承認對方是“王”,很有點兒妄自尊大又互相吹捧的勁頭;壞交情是:梁惠王前面自曝醜聞的時候,不是說過自己曾兩次被齊國打得慘敗嗎,那就是齊威王的人幹的好事。《孟子》這裏,先寫的是梁惠王這段,然後孟子離開魏國,去了齊國——注意,這其實是第二次去齊國——見了齊宣王,而孟子把更早的在齊威王時期的經歷放到了後文來寫。

那麽,為什麽《孟子》這書不按時間順序來寫,也不在書裏交代清楚?第一種可能是:純粹從思想性考慮,梁惠王那段對於孟子的思想有開宗明義之功,所以要提前;第二種可能是:這書是孟子在國際間的文化苦旅都跑完了的時候,這才安分下來,和弟子們靠回憶來寫的,所以就想到哪兒寫到哪兒,玩了個意識流寫法——這我們又可以自豪地說:意識流寫作是在中國最早出現的,比吳爾芙早多少多少年,比喬伊斯早多少多少年,比普魯斯特早多少多少年!

孟子見齊宣王這段,篇幅比較長,卻很精彩,也很經典,其中一些台詞被後人廣為引用,其普及程度不亞於《大話西遊》的台詞對於現代年輕人。比如,老婆準備做飯了,讓你幫著殺只雞,你就會說:“孟子曰:‘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呵呵,你老公是位君子,怎麽能去殺雞呢?”你老婆沒轍,退而求其次,自己去殺雞,讓你下廚燒飯,你又說:“孟子曰:‘君子遠庖廚。’呵呵,你老公是位君子,君子是不能下廚的。”得,這時候,你老婆一定連殺孟子的心都有。再如,有朋友來找你借錢,你便兩手一攤:“孟子曰:‘挾太山以超北海,非不為也,是不能也。’我很想幫你,可我實在沒有余錢借給你啊!”孟子的話真是可以活用的啊!再如,你是個學生,不好好學習,就知道向家長要零花錢去泡網吧,老爸批評你:“孩子,要專心念書,要有恒心,別總分心去玩。”你會說:“孟子曰:‘無恒產,因無恒心。’我得有了恒產才能有恒心啊,你得多給我零花錢,讓我置辦一點兒產業,我才能有恒心讀書學習的!”——其實,這幾個例子,說的就是《孟子》這一節裏的幾個核心觀念。

“君子遠庖廚”——這是孟子“推己及人”的觀念。

“不能”和“不為”——這是孟子“仁政易行”的觀念。

“無恒產,因無恒心”——這是孟子的“民本”觀念。

在具體進入這一節的內容,深入探討這幾個主要觀念之前,我們先來花上一點兒時間,做一回狗仔隊,挖挖這位齊宣王的老底——聽小道消息說,這裏邊可有點兒不可告人的黑內幕!呵呵,這對我們了解孟子是很有幫助的。

我們一行人,黑西服、黑皮鞋、黑墨鏡(不好意思,雖然墨鏡沒有白的,可是為了文字整齊,我還是寫成“黑墨鏡”了),悄悄到了齊國的首都臨淄,立即展開了暗訪工作。很快,我們就找到了一條極有價值的線索,那是一句重要的話。

那也是一句乍一聽上去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姓陳的沒一個好東西!”

各位姓陳的讀者千萬別生氣,這句話不是針對各位的。是這樣,我有一個姓陳的好朋友,他是我這稿子的第一個讀者,從寫這本書的一開始我就惦記著能找個什麽機會惡搞他一下,現在機會終於來啦。哈哈哈哈!

“姓陳的沒一個好東西!”當然了,這句話可絕對不是我說的——這我可得給自己辯解清楚了——這是狗仔隊一行人在暗訪過程中錄到的話,說這話的人是一個白發蒼蒼的沒落的齊國貴族,姜老先生,看上去得有七十多歲了,牙齒幾乎掉光了,操著一口濃重而漏風的山東口音——雖然他只是個被我虛構出來的人物,但這話確實是他說的,絕對不是我說的。

這位老人家用顫顫巍巍的聲音氣憤地說:“姓陳的沒一個好東西!”

為什麽?姓陳的都是些什麽人?和我們要調查的齊宣王又有著什麽樣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