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好,八股更好(第2/3頁)

而八股的優勢更好理解。八股取士有些類似於現代的標準化考試。

大家知道,科舉考試是寫作文的,可作文這個東西,拿一篇給你,你說它是好是壞,是七十分還是一百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標準。別說古代科舉,就說現代高考,不是有人做過試驗嗎,把語文考試裏同一份作文卷子拿給不同的老師評分,結果差異非常之大。

我前邊說過,就豪放詞來講,我喜歡辛棄疾勝過蘇軾,我不喜歡文人氣太重的文章,所以呢,如果我是考官,徐志摩是考生,就他寫的那散文,我肯定不會給他及格,要是張愛玲的考卷那就更不用說了,尤其是她早年的東西,在我眼裏就是小情小調,嘰嘰歪歪,於是我大筆一揮——不及格!

大家看看,就連徐志摩、張愛玲這樣的名家巨匠,落到我這樣一個又昏庸又自以為是的主考官手裏,不是一樣的不及格嗎!當然了,如果哪位考生事先把我的文章讀得很熟,考卷上模仿我的文風,再引用兩句,我看了一高興,雖然他寫的有點兒狗屁不通,我還是大筆一揮,給他個九十八分。

所以說,考作文這種東西,判分高低受人為因素影響很大。

如果是考數理化,判分容易,可科舉就是考作文(說明一下:古代有些考試還是考理科的),怎麽解決判分的人為影響問題?

雖然做不到絕對的標準化,也要盡可能地向標準化靠攏,這,就是八股文。

所以,我們又有了一個自豪的理由:標準化考試我們中國人早在明朝就有了。八股文一寫,按照幾個步驟來,開篇寫什麽,接著寫什麽,規矩很嚴,到判卷的時候呢,開篇第一股寫得合標準,給十分;第二股寫得不好,這十分不給。這樣一來,判卷不就更有標準可循了嗎?當然,作弊受賄什麽的不在討論之列,那是另外的問題了。

至於說到八股文鉗制人的思想,嗯,這怎麽說呢?

總研究這東西吧,對人的思路肯定是有影響的,但是,這種影響究竟有多大,是不是大到不得了的地步,乃至我們應該把許許多多的罪名冠在八股文的頭上?呵呵,我看也未必。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這句話可是真理。不怕規矩多,就怕你水平不夠。

這就像那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道理類似。好,我還就舉寫東西的例子來說,八股文規矩再苛刻,也苛刻不過格律詩,可大家看看唐詩、宋詞,不是照樣一大堆的經典嗎!

八股文無非是一篇文章拆成八個部分,每個部分按要求走,是破題還是收尾,僅此而已,說實在的,沒什麽復雜的。可你知道格律詩的規矩有多復雜嗎?學過格律詩的可以略過我這一段不看,沒學過的我就讓你們開開眼界。

一首律詩八句話,每兩句一組,一共四組——八股文不是八股嗎,這是四股。四股分別也有名字,叫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還有別名,我就不講了。這四聯中,首聯要“起”,就是破題,頷聯要“承”,就是承接上文,頸聯要“轉”,就是要從這裏開始有轉折了,尾聯要“合”,就是把整首詩一收,結束。所以,別以為律詩那八句話可以隨便寫,那全是有規矩的,這個“起承轉合”就和八股文的標準如出一轍。

這個話題比較枯燥,我就拿一首好玩的詩來做例子吧。以前有人問我多大歲數了,我就寫詩作答,當然,我水平不夠,這是按現代漢語的發音寫的,要按古音就壞了規矩了:

曾與康梁言變法,又從宣統見亡國。

中原大戰識中正,東北危局知相伯。

血淚八年同抗日,囹圄十載渡文革。

而今下崗皆孫輩,轉憶崇禎裁驛多。

前兩句是“起”,開個頭,吹吹牛,告訴你說:我當年曾跟著康有為和梁啟超折騰變法,又經歷了宣統皇帝的亡國。下兩句承接上文,說:後來呢,中原大戰,我認識了蔣中正,又在東北危難的時候了解到馬相伯先生出力很大,是條好漢(這兩句需要對仗)。下兩句該“轉”了,我說:局勢突轉,日本鬼子打來了,我參加了抗戰,一打就是八年,後來運氣不好,“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卻坐了牢,一坐就是十年,苦啊(這兩句也需要對仗)。最後兩句一收,我說:到了現在了,看看下崗的這些人,都是我重孫子輩的,這不禁勾起了我的回憶,讓我猛然回想起在崇禎年間不是也曾有過大規模裁撤驛站的事情嗎(這件事我前面講過)?

呵呵,別從藝術角度來要求我,也別要求太嚴格,拿這首詩做例子就是兼帶著活躍活躍氣氛,也順便讓大家復習一下崇禎裁驛的故事。我寫得也不很嚴謹,但大體就是這麽個意思。對了,有人算出我到底多大歲數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