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的蝗蟲作風

彭更問曰:“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子以為泰乎?”

曰:“否。士無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則農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則梓匠輪輿皆得食於子。於此有人焉,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後之學者,而不得食於子。子何尊梓匠輪輿而輕為仁義者哉?”

曰:“梓匠輪輿,其志將以求食也;君子之為道也,其志亦將以求食與?”

曰:“子何以其志為哉?其有功於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

曰:“食志。”

曰:“有人於此,毀瓦畫墁,其志將以求食也,則子食之乎?”

曰:“否。”

曰:“然則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又一位新人出場了:彭更,孟子的弟子。

孟子的弟子好像經常在難為老師,或者是看老師的行為不順眼,前文裏遇到過好幾次了,如今彭更又來這一套了,他問道:“老師,您這一出門,幾十輛車浩浩蕩蕩,跟隨您的人足有好幾百,你們這些人白吃白喝地從這國吃到那國,這是不是太過分了?”

底下還有人在小聲議論:“是啊,有次路過哪哪哪兒,農民們看我們黑壓壓一片,還以為我們是蝗蟲呢,結果噴了我這一身的農藥!”

還有人說:“是啊,去齊國和魏國還好點兒,要是去什麽鄒國和滕國,嘿,那場景就好比梵蒂岡接待中國旅遊團,咱們一個旅遊團的人數就比人家整個國家的常住人口還多。”

還有人說:“人多有什麽不好?有次在一處農村落腳,大家住了一夜,咱們不是大受農民們的歡迎嗎?”

有人接口說:“是啊,人家農民伯伯都樂壞了,說咱們這一個晚上生產的糞肥夠他們一年用的了,還歡迎咱們第二年再去呢!”

孟老師一看,大家越說越沒邊,太有損師道尊嚴了,於是趕緊解釋:“過分與否得看咱們的所作所為合不合理。如果是不合理的事情,別說什麽吃遍諸侯,就算別人的一碗白飯咱們也不能接受;可要是事情合理,舜連堯的天下都接受了,這有什麽過分的呢?”

——強!孟子這話真是太雄辯了,太有說服力了!好比公司銷售員按銷售比例拿提成,到年底有拿一萬的,有拿一百萬的,別看眾寡懸殊,卻都合情合理,難道拿一百萬的就過分了嗎?

但彭更卻沒有被完全說服,接著問道:“話不能這麽說。我是覺得,知識分子不工作,吃白飯,是不對的!”

看來彭更的想法很樸素。孟子說:“如果人們各自的成果沒有互通,各行各業的產品沒有交換,多余的沒有被用來彌補不足的,那麽農民生產出來的糧食雖然有了多余的可別人也吃不到,婦女織出多余的布別人也用不到,木匠和汽車廠的工人哪裏能夠得著飯吃呢?如果有這麽個人,在家孝順父母,在外尊敬長輩,嚴格遵守古代聖王的禮法道義,還把這些東西傳給別人,可照你的說法,這樣的人還不應該有飯吃了?如果你認為手工藝人吃幹飯理所當然,為什麽這樣一位仁人賢者就不應該吃幹飯呢?難道他就不如那些手工藝人嗎?”

從前文好幾處我們都能看出,和同時代的人相比,孟子是很有經濟頭腦的,這裏顯然他很明白專業分工的意義。但他現在對彭更說的這番話卻不大合乎邏輯。嗯,誰看出問題所在了呢?

他其實又在玩偷換概念那一手:因為手工業者是從事物質生產的,在這點上,他們和農民、和紡織女工是一樣的,而知識分子卻並不從事物質生產,所以和手工藝人們有著本質的區別,是不能拿來作類推的。

這個問題以前咱們是聽馬克思的。

大概誰都知道馬老師的剩余價值理論吧?馬老師說,只有物質生產才會產生剩余價值。

有人會奇怪了:照這麽說,最賺錢的那些行業,嗯,當官不說,就說律師和搞金融的那些,那些人誰也沒有從事具體的物質生產啊,再說最眼前的,商場的售貨員,他們也沒有從事具體的物質生產啊,他們難道都不生產剩余價值嗎?那他們的錢是從哪裏賺來的呢?

按照馬老師的說法,他們是參與了物質經濟生產部門所生產的剩余價值的分配。也就是說,剩余價值是工人老大哥和農民兄弟生產出來的,律師和售貨員他們都是從這裏分錢。

當然了,他們瓜分一部分剩余價值也是應該的,人家畢竟也付出了必要的勞動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