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海神

我的家鄉在海邊,那裏幾乎每個鄉裏都有一座“天後宮”,供奉媽祖。小時我不知這神祇跟那神祇到底有什麽差異,也就不覺得媽祖跟其他神靈相比有什麽特別之處。

及長,了解到媽祖的一些掌故,知道歷史上媽祖確有其人,出生於北宋初年福建莆田,姓林名默。據宋人廖鵬飛《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記載,媽祖“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另一本宋代筆記《莆陽比事》也稱:“湄洲神女林氏,生而神異,能言人休咎。死,廟食焉。”可知媽祖生前是一名“能預知人禍福”的女巫。身故之後被莆田民間供奉為神女,又於宣和年間被宋徽宗敕封為“順濟夫人”。此後,歷代帝王對媽祖多有冊封,封號從“夫人”到“妃”再到“天妃”,最後晉升為“天後”。

不過我少年時受魯迅雜文影響,總以為民間祭拜媽祖是“愚昧”“封建迷信”的表現,而帝王敕封媽祖則是“愚民”的伎倆。快到中年時,因為潛心研究宋代歷史,心性沉了下來,見識與閱歷漸長,才知道媽祖信仰的出現,實在可以說是中國人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大航海時代的歷史見證。

在媽祖信仰出現之前,嚴格來說,中國是沒有海神信仰的。雖然中國上古神話中也有海神,如《山海經》記:“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黃蛇,踐兩黃蛇,名曰禺虢。”但這些海神是否受到崇拜,華夏先民是否已形成一個海神信仰體系,很難判定。後來隨著佛教的傳入,在民間神靈譜系中也產生了四大海龍王的神祇,但海龍王與其說是海神信仰之神,倒不如說是農業社會的陸上之神,你看海龍王被賦予“行雲布雨”的神通,恰恰反映了農業社會最關心的問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應該說,中國社會到了宋代,才產生了嚴格意義上的海神信仰,這一信仰的核心是祈求神靈庇護航海。除了莆田海神“湄洲神女”(媽祖)之外,宋代泉州還出現過“通遠王”海神,只不過隨著媽祖獲得越來越多的信眾崇拜,“通遠王”信仰逐漸湮沒不聞。

為什麽中國的海神信仰在時間線上產生於宋代,在地理空間上又出現在莆田?這當然不是“上帝擲骰子”的隨機現象,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的大航海時代,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時間起點,盡管我們可以將海上絲綢之路的起源追溯到更早,漢代或者唐代,但不可否認,只有到了宋代,這條海上絲綢之路才真正繁榮起來。

宋朝政府比任何王朝都重視商業與海上貿易,先後在廣州、泉州、杭州、明州、密州等重要港口城市設立“市舶司”,負責抽解(抽稅)、博買部分進口商品、維護港口、發放“公憑”(貿易許可證)、禁止走私等事務,職能相當於今日的海關。中國的海商只要到這些機構登記,領取“公憑”,便可以販運商貨出海。

憑著遙遙領先世界的造船技術、指南針技術與豐富的航海經驗,宋朝海商將他們的商船開至南洋群島,穿過馬六甲海峽,駛入孟加拉灣,然後入印度洋,經印度洋進入阿拉伯海與波斯灣,再沿著阿拉伯半島海岸進入紅海。原來由阿拉伯商人控制航線的印度洋,在十一至十三世紀時,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

宋朝也鼓勵海商招徠蕃商來華貿易,當時整個大宋國的海岸線,北至膠州灣,中經杭州灣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廣州灣,再到瓊州海峽,都對外開放,與西洋、南洋諸國發展商貿。宋政府還在泉州、廣州等港口城市設有蕃坊,供外國商人居住。又在蕃商集中居住的城市修建蕃學,供蕃商子弟入學讀書。數百年後英國的馬戛爾尼使團向清朝的乾隆皇帝提出的通商請求,完全沒有超過宋代已經施行的開放政策。

因為開放與重商,宋代的海上貿易非常發達;同時,又由於大海茫茫,風雲莫測,海盜出沒,航海的商人不能不祈求於神靈庇佑。虔誠的海神信仰因此應運而生。按記錄媽祖神跡的最早文獻——宋代《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的記載,宋人修建“順濟廟”(媽祖廟),便是為了感恩媽祖救難護航、祈求媽祖庇佑平安:“(媽祖)其應如響,故商舶尤借以指南,得吉蔔而濟,雖怒濤洶湧,舟亦無恙。”

成書於明代的《天妃顯聖錄》也收錄了多則媽祖護航的傳說,其中一則說:北宋年間,“季春有商三寶者,滿裝異貨,要通外國,舟泊洲前。”起航前祈祝:“神(指媽祖)有靈,此香為證:願顯示征應,俾水道安康,大獲貲利,歸即大立規模,以答神功。”後海商“泛舟海上,或遇風濤危急,拈香仰祝,鹹昭然護庇。越三載,回航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