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2章 池畔歌聲

長路漫漫車聲隆隆,這日到達會州,和親隊伍進入會寧城宿在了驛館之內。

會州位於關內道西錘,再往西走便要進入隴右道,一聽文成公主鑾駕親至,會州刺史、別駕、長史、司馬等州郡要員親自迎出會寧城十裏恭候,並將和親隊伍迎入驛館。

文成公主沐浴更衣後,端坐在正廳接受州郡官員的覲見,廳內搖曳著幾道遮擋視線的細紗,使文成公主的身影看來朦朦朧朧。

會州刺史姓王,留著一部長長的胡須,作為會州最高行政長官,便率領屬下向文成公主問安。

文成公主雍容華貴,語氣淡淡地詢問了會州相關風俗人情,一問一答間倒也顯出皇室公主風範。

王刺史畢恭畢敬地回答後,便恭謙地邀請和親使團前往刺史府晚宴。

文成公主身為女子,自然不會在大庭廣眾下拋頭露面,為保護公主,統軍的柴秀雲也是不能離開,所以便只有和親主使李道宗與和親副使余長寧前去。

刺史府坐落在會寧城北,乃是一座坐南朝北的六進大院,第一進為各屬官衙,第二進是迎客正廳,其後各進便是刺史府家眷住地,以及後園。

沿著青磚大道直達中門,迎客廳早就備好了一桌宴席,王刺史殷情地邀請李道宗及余長寧落座後,便舉杯開宴。

其後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王刺史一直謙虛地表示小地方沒什麽好菜,但侍女端上來的山珍海味卻是絡繹不絕,陸海八珍也是應有盡有,奢侈之風不禁讓人膛目結舌。

官場中人人老成精,不少都是察言觀色的高手,豈會看不出李道宗和余長寧之間關系很是冷漠,加之李道宗貴為王爵,又是禮部尚書,與余長寧區區駙馬都尉比較起來算得上是天上地下,所以官員們的話題自然以李道宗為中心,倒是冷落了余長寧不少。

余長寧也不在乎,有人敬酒便舉杯酒喝酒,其余時候悶頭吃菜,倒也樂得個清閑。

夜宴之後,王刺史邀請李道宗與余長寧聽戲,李道宗本就喜好戲曲,自然滿口答應了下來,余長寧不好這個調調,所以借故醉酒告辭離去。

回到驛館,余長寧漫步在後園池畔踽踽獨行散著酒氣,一汪醉人的明月壓在頭頂,夜空浩淼群星閃爍,怪石嶙峋的假山倒影在池水之中,不時有遊魚浮上水面嬉戲,絲絲漣漪攪亂了池水平靜。

聽李道宗說過,吐蕃松贊幹布已在吐蕃與大唐交接的柏海恭迎文成公主,算算行程,當前剛剛走了一半而已,不過前段時間走的路乃是寬闊易行的關中弛道,若進了隴右道山勢逐漸崎嶇,屆時行路便會慢上不少。

柴秀雲也曾向李道宗稟告,言明隴右道山路難行不利於車隊通行,特別是六盤山曲折險狹,這段路程也是最危險的地方,所以必須謹慎而行。

想想也對,整個車隊除了五百護衛緹騎,另有吏員、宮女、仆役、車夫、廚子千余人,如此龐大的隊伍被拖在狹長的山道上變作一字長蛇,自然須得小心翼翼。

那多久前往昆侖劍齋拜見歐寧羽呢?對於這個問題,余長寧還沒有明確的打算,不過前往吐蕃,昆侖山乃是必經之路,要不自己裝病拖延幾天?以李道宗的個性,必定不會為了他而耽擱行程,到時候等到他們走遠,再從容前往昆侖劍齋,應該不是什麽難事。

打定主意,余長寧心頭不由一陣放松,仰望天空的圓月,似乎看到了瑤瑤笑臉如花的樣子,一時間不由癡了,喃喃低語道:“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正在他牽腸掛肚之際,不知何處飄來了奇妙的樂聲,蒼涼悠遠琴音裊裊,直讓人心神一震。

余長寧微微一愣,負手尋音而去,沿著曲折的小道穿過一道月門,一片遼闊的池水出現在余長寧眼前。

這片池水占地極大,池畔柳樹環繞,池面殘荷片片,雖然沒有假山環繞,亭台水榭倒也隨處可見,風景煞是怡人,想必那王刺史一定是喜水之人,所以府中才會有如此多的池畔。

琴聲依舊連綿不絕,一個朦朧的人影正端坐在池畔亭中撫琴而歌,看那身段似乎是一年輕女子,優美的歌聲隨著夜風飄進了余長寧的耳朵,聽得他心弦一陣震顫。

“燕燕於飛,差池其羽。

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於飛,頡之頏之。

之子於歸,遠於將之。

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

女子之歌出至《詩經·邶風·燕燕》,是一首兄長送妹妹出嫁的送別詩,寄寓了兄妹兩人昔日如雙燕般相親相隨,而今卻要天各一方的不舍之情。

女子歌聲如玉珠走盤那般悅耳動人,但那股憂愁哀怨之情卻是誰都聽得出來,余長寧停下腳步靜靜地凝望那朦朧的背影,心頭也掠過了一絲淡淡的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