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時不我待

寒暄客套後,話題自然落在了正事上面。

李世民輕輕一拍長案,加重語氣道:“朕圍攻安市城數月,守將楊萬春自持堅城兵廣糧足,一直誓死抵禦王師進攻,如今正值冬月休兵息戰,高愛卿不如寫封招降信將楊萬春招降,使之投靠大唐,不知你意下如何?”

高建武沉吟了一番,露出了一絲苦笑之色,拱手道:“啟稟陛下,楊萬春盡管只是一個區區的安市城城守,然其擅長韜略戰法,在高句麗也算數一數二的名將,以前臣有意將之調到平壤統領禁軍,只是淵蓋蘇文反對,而只能作罷,楊萬春的父親是在抵禦隋朝進攻時陣亡沙場,所以他對中原王朝始終有著一份刻苦銘心的仇恨,將之招降的機會恐怕不是很大。”

李世民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顯然正在思忖當中,余長寧微笑插言道:“王上,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試試怎麽知道楊萬春的用心?”

李世民恍然回過神來,認同點頭道:“余卿說得很對,先試試再說,如果不行再另謀他法。”

高建武拱手道:“外臣遵旨,待下去之後外臣立即撰寫招降書。”

李世民微微頷首,又將話題轉移到了百濟事務上面來。

眼下百濟全境已被大唐新羅聯軍攻占,其中大唐占據百濟北部,而新羅占領了百濟南部,這也是余長寧和金德曼事先商量好的格局劃分,對於這樣的結局,李世民自然感覺到比較滿意,而當務之急需要處理的事情,便是與金德曼協商,邀請新羅開春之後繼續與平壤軍合作,北上攻掠高句麗,達到南北夾擊的戰略目的。

正在幾人商談正酣之時,一名內侍大步匆匆地走了進來,捧起一張黃帛包裹的折子道:“啟稟陛下,長安八百裏加急文書急送禦前,請陛下過目。”

李世民點頭接過,雙手極其利落地展開奏折,目光釘子一般落在了上面,看著看著,臉色立即就嚴峻了起來。

見李世民如此神色,余長寧隱隱猜測到一定不是什麽好消息,然李世民不說,余長寧盡管很是好奇,也不能多問,只有垂首等待。

片刻之後,李世民長籲了一口氣,合攏奏折皺眉喟嘆道:“其勢已成,安有猛士替朕掃蕩北寇?難矣哉!”

聽到這莫名其妙的一嘆,余長寧更是二丈摸不到頭腦,不知李世民此話是何等意思。

看著侍立在一旁的余長寧,李世民淡淡道:“余卿,這封奏折與你也有關聯,看看吧。”

“是。”余長寧拱了拱手,趨步上前走到長案旁接過奏折,退後一步展開細細一看,整個人便愣怔住了。

奏折乃是留守長安的尚書左仆射房玄齡,以政事堂加急公文的名義呈送給李世民的,盡管內容很短字數不多,然而上面的每一個字都讓余長寧看得是震撼不已:去歲夏日,突厥汗王甄雲率三十萬控弦之士西征,展開對西突厥的攻擊,汗國騎兵驍勇善戰,汗王甄雲指揮得當,三戰消滅西突厥主力,乙毗咄陸可汗望風歸降,乙毗射匱可汗逃遁西域不知所蹤,甄雲占據西突厥全境。九月七日,甄雲登上金山祭奠白狼神及突厥汗國歷代君王,昭告天下分裂長達七十年之久的突厥汗國,重新歸於了統一。

房玄齡在最後寫到:甄雲盡管為女子之身,然巾幗不讓須眉實乃不可多得之人傑,如今突厥汗國復歸統一,兵強馬壯君主英明,其視線下一步一定會落在中原,其禍堪比兩漢之時的匈奴,不得不及早防範,願陛下早作決斷。

看完之後,余長寧生出了五味陳雜的感覺,他身為汗王夫婿,實在不好在這件事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將奏折畢恭畢敬地放在了禦案之上,對著李世民抱拳一拱,退到了一邊。

李世民伸出細長的手指,輕輕地撫摸著奏折上面的黃帛,口氣嚴峻了起來:“現在突厥汗國業已成勢,明年開春說不定將會有南下舉動,對此,高句麗戰事須得盡快結束,免得禍其菊花防範不及。”

余長寧點頭認同道:“陛下此言不錯,如此說來,攻破安士城就成為目前的首要之事。”

從他們簡單的對話中,高建武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亢聲插言道:“陛下寬心,外臣這就下去書寫勸告文書。”

李世民頷首道:“好,余卿,此事就由你負責,立即前去協助王上辦理。”

出得正堂,余長寧立即吩咐一名侍女前來請金德曼下去休息,而他則與高建武一道,前去書房揣摩招降信的具體內容。

高建武深知楊萬春其人,細細地揣摩了一番後,鋪開一張潔白的宣紙一筆一劃寫了起來,開篇述說了淵蓋蘇文亂政禍國的具體情況,其後講明王室目前危局,其措辭內容完全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如果楊萬春是一忠於王室的將領,一定會依照高建武的王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