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如賊如鬼(第2/2頁)

“希望我府試、院試、鄉試、會試都能一次通過,殿試時應該不要脫衣服了吧。”

張原這樣想著,解開腰帶,脫掉鞋子,摘下網巾正要解散發髻時,那負責搜檢的衙胥道:“不必了,張公子可以入場了。”

張原心道:“這衙胥認得我,很好,這發髻解散了自己收拾麻煩。”便朝那衙胥一點頭,戴上網巾——

邊上一個儒童正將披散的頭發胡亂打了個結塞在帽子裏,見張原不解發,便大叫說:“不公。”那衙胥喝道:“什麽不公,這位張公子是山陰縣試案首,你是嗎?”

那儒童頓時蔫了,嘟噥道:“案首就可以不搜檢了嗎,這是哪裏的規矩。”

雖然只是沒解散發髻,但張原心裏還是舒服了許多,人人都愛特權啊,系好腰帶,提上考籃入場,聽得身後胥吏大聲道:“對號入座,不許搶位。”

張原心道:“府試不許搶座位了嗎。”便從考籃裏拿起考卷就著龍門的燈籠一看——

“震堂南號庚申甲座”。

紹興府試考棚呈八卦狀排列,共有八堂,每堂可容四百人,分東西南北四個區號,張原找到震堂南號,又在一排排的長條桌上找到庚申座,因為南號有一百座,已超過六十甲子數,所以每個座號又分甲乙,那乙座已經有人,是個須發斑白的老儒童,見張原來,客氣地拱拱手,還往邊上稍微挪了挪。

張原在長條凳上坐下,聽到“嘎吱”一響,這些桌凳都是工吏置辦的,少不得要偷工減料,板子薄、做工糙,而且每排的桌子、凳子全部以竹條釘在一起,想要挪開一些都不行,一個人動,全排桌凳都動,這府試的考場還不如山陰縣試。

偌大的可容四百人的震堂考棚只一前一後各懸著一盞燈籠,那些披頭散發的考生陸續進場,昏暗中真如鬼影幢幢,好在天色已漸漸放明,等考生基本到齊後,天也就大亮了,有差役將那燈籠提走。

考生擁擠,座位狹窄,每個人面前的桌子只能分到兩尺這麽一截,剛好放個硯台和考卷,張原是既來之則安之,閉目養神,靜候龍門關閉。

過了大約一刻時,聽得“叮叮”的磬響,龍門關閉落鎖了,震堂考棚霎時安靜下來,一個個都在屏息凝神,等著府尊大人出題。

又過了一刻時,有書吏進入震堂考棚,後面跟著一個差役,差役舉著題牌,滿場考生紛紛站起來伸頭延頸爭著看題,嚷道:“第一題是‘趙孟之所’——”

張原眼力不佳,隔得遠也看不清題牌,聽到‘趙孟之所’這題目,心道:“這是孟子裏的句子,算是截下題,原句是‘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意思是身外之貴,得而不喜,失而不憂——”

張原正思索這“趙孟之所”,聽得鄰座儒童又報道:“第二題是‘君子喻於義’。”

張原一聽,大為驚喜,這正是王嬰姿當日擬作的那個題目,“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出於《論語》,哈哈,擬題抄襲是這麽容易的嗎,科考只對夾帶、代考、事先泄漏考題這些作弊行為有懲治的規定,對擬題是毫無辦法的——

監考書吏又大聲念誦了這兩道四書題,問眾儒童聽清題目沒有?眾儒童紛紛道“聽清了”,卻有一個考生嚷道:“‘君子喻於義’也就罷了,‘趙孟之所’這題太難,比前兩場難,這不公平。”

紹興府試因為考生太多,沒法同場考試,只有分開考,而分開考就不能用同樣的考題,而題目不同的話又容易被指責出題不公,震堂中的其他考生聽這個考生這麽一喊,也紛紛鼓噪說出題不公——

監考書吏喝道:“三場考試都是四書題,也都是截下題,有什麽不公?誰說不公的就站出來,我帶他去見府尊大人,讓府尊大人給他另出題——誰,站出來!”

自然沒人敢站出來,誰站出來誰倒黴,肯定取消考試資格叉出考場。

一時間磨墨聲、展卷聲,還有小聲的抱怨聲,考試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