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磨鏡焚香說楊妃

日子該怎麽過還得怎麽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可以,這是必要的覺悟,後天下之樂而樂不行,有得樂還得先樂著,張原並沒有因為山陰幹旱而憂心忡忡,不然的話再想到三十年後的事那簡直沒法活了,救災之事他目前只能做到這一步,他已經盡力,問心無愧——

夏麥豐收讓山陰民眾對旱災的嚴重後果估計不足,尤其是富民田主,不認為幹旱能持續多久,他們對建義倉納糧興趣不大,卻對祈雨很熱衷,出銀錢辦賽社祭神,城郊也是村村禱雨,扮潮神海鬼,民眾爭唾之,張汝霖的第三子張炳芳尤喜熱鬧愛攀比,與兩個侄子張岱、張萼要組織盛大的祈雨賽社,要賽過會稽錢肅王祠的海龍王廟會,就好比龍山燈會冠絕紹興一般,張炳芳叔侄三人要別出機杼,選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要搬演《水滸》一百零八將,派了十來個熟讀《水滸》的家奴到城郊各鄉村尋訪,找美髯客、找黑矮漢、找兇惡頭陀、找胖大和尚、找赤臉紅須漢、找青疤面、找茁壯婦人、找身量高挑面目姣好的婦人,反正《水滸》裏的梁山好漢都要按書中描寫的面目找齊,本縣找不到就到鄰縣找,估計找齊這些人都要兩個月,然後還要置辦衣衫器杖,沒個百多日搞不下來——

張原沒空參與這事,到時有熱鬧看就行了,這也是鄉民喜聞樂見的,看看到時能否借這些水滸人物募到一些錢糧助建義倉?

張汝霖雖是陽和義倉的社首,但並不管義倉籌建的具體事務,這還得張原來管,張原就作為陽和義倉的社正,社正需要處事公平、人所信服者來擔當,張原雖然才十六歲,但卻是縣試、府試雙案首,更鬥垮了姚訟棍,在山陰名頭很響、聲譽上佳,張原做社正也能服眾,魯雲谷行醫忙,就由魯雲鵬來協理義倉之事,十多年前魯雲鵬家產被姚復侵奪後就到了余姚謀生,學會了數算,會打算盤,這次取回了大部分田產,魯雲鵬也是擁有百多畝良田的小地主了,比較有閑,張原就讓魯雲鵬和瘸腿的柳秀才做義倉的兩個社副,掌管義倉鑰匙和賬簿——

陽和義倉按儲糧一萬兩千石的規模來建造,依照張原的設計,陽和義倉分甲乙兩大倉,因為銀錢有限,今年先建甲倉,乙倉基礎也會一並建好,侯縣令委派縣衙主簿來協助張原督建,縣工科房征用了十名工匠,建好後縣衙並不參與管理義倉,這是張汝霖與侯之翰約定好的,因為很多義倉到後來往往被官府侵占,民辦義倉最後成了官府的預備倉,若是遇到廉潔縣令也就罷了,遇到個貪官就全侵吞了,張汝霖並非不信任侯之翰,而是為了長遠計,而侯之翰在山陰任期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所以也不強求要接管義倉——

四月二十七日,張原寫給父親張瑞陽的信托由族叔祖張汝霖以驛遞快信寄往開封周王府,信中張原向父親稟明自己去青浦為姐夫祝壽、回來參加府試並獲案首的經過,張若曦也附信一封寄給父親,問父親何日歸山陰?

張原又給青浦的楊石香和姐夫陸韜各寫了一封信,報知自己府試奪魁的消息,邀請楊石香和姐夫一道來山陰作客——

五月初一戊午日,陽和義倉在北城墻內破土動工,紹興知府徐時進和山陰縣令侯之翰親臨祝賀,山陰知名鄉紳也大都來看了看,這時只是一堆亂石而已。

張原將營建義倉的日常事務委托給柳秀才和魯雲鵬二人,只有柳、魯二人不能作主的事才來問他,這樣張原就輕松了許多,每日依舊讀書、習字,只傍晚時分帶著武陵或者穆真真來到北城邊看看建倉進展——

萬歷四十一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又逢二十四節氣的夏至,山陰與會稽交界的府河照例要舉行賽龍舟,這日一大早,魯雲谷就讓小僮給張原家送來十個雄黃香囊,佩戴著可避蟲蛇,張母呂氏又讓伊亭從十字街那邊買來菖蒲通草雕成的天師馭虎圖案,放在大盤中,四周用五色蒲絲圍繞,剪橘皮作百蟲形象鋪在盤上,這也是辟邪的,履純、履潔快活地跑來跑去,小孩子最喜過節,等下娘親還要帶他們去看賽龍舟呢——

張原吃了兩個粽子,便帶著武陵和石雙去會稽向王思任老師和商氏送禮,王思任是老師、商氏是姻親,這逢年過節的禮品是少不了的,角黍粽子、油饊、南北果品、糟魚、鰣魚、麻姑酒,送給商氏的還加添了紅黃夏布、紗扇、汗巾,還有兩只大白鵝,紹興人比較時興送鵝,尤其是端午,女婿給丈人家送禮必備白鵝——

過越王橋,但見府河上已有龍舟在劃來劃去,兩岸看龍舟的民眾已經有不少,府河的水源比較充沛,張原家後面的那條投醪河都已經快幹涸了,這府河還能行船,張原主仆三人在橋頭看了半晌,時辰尚早,還沒到賽龍舟的時候,主仆三人便朝杏花寺那邊行去,先去王思任老師那裏,那老門子一見張原上門,歡喜道:“張公子有心,這麽一大早就來給我家老爺送節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