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叛國案件”審判與大清洗的高潮(第4/9頁)

1936年8月24日,軍事審判廳判決全部16名被告死刑。第二天執行了死刑。[90]

“圖謀推翻蘇維埃政權”的“托洛茨基反蘇平行總部”案件

在進行審訊“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聯合總部”案件的同時,內務部賣力地搜尋其他參與恐怖活動的原托洛茨基分子。1936年7月,內務部從“聯合總部”案件被告那裏獲得一份既不具體又自相矛盾的供詞,說前黨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林業第一副人民委員Г.Я.索柯裏尼科夫也參加了這一組織。26日,逮捕了他。7~8月,內務部又從加米涅夫等人的口中獲得了據說是還存在一個“托洛茨基反蘇平行總部”的證詞。不久,又有人供出重工業第一副人民委員Ю.Л.皮達可夫,說他曾領導烏克蘭托洛茨基總部。葉若夫將此事報告了斯大林。8月11日,葉若夫向斯大林書面報告說,“已召見了皮達可夫。已對他言明撤銷中央關於任命他為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恐怖總部案件公訴人的決定的理由……並已建議他出任奇爾齊克建築工程局局長。皮達可夫對此反應如下:1.他理解,中央對他的信任已發生動搖……4.他請求為他提供任何一種洗冤的形式(由中央斟酌)。在這方面,他個人建議批準他親手槍斃所有本案被處槍決的人,其中也包括他的前妻。可將此事公布於報刊”。8月11日,皮達可夫寫信給斯大林,說指控他的證詞是造謠中傷,他保證徹底清算自己過去的政治錯誤,努力在行動上執行黨的路線,願意為黨、為斯大林獻出生命。皮達可夫懇切而又卑躬屈膝的表態並沒有救了他。9月11日,他在出差期間被捕。[91]

在皮達可夫被捕前後,內務部還逮捕了莫斯科十月武裝起義領導人、後降為新西伯利亞市供應局農業處處長的Н.И.穆拉洛夫,內務人民委員會公路管理總局副局長Л.П.謝列布裏亞科夫,黨中央國際情報局主任К.Б.拉狄克,列寧格勒軍區副司令В.М.普裏馬科夫,哈爾科夫軍區副司令С.А.圖羅夫斯基,駐英使館武官В.К.普特納,副交通人民委員Я.А.利夫希茨,重工業人民委員會基礎化學工業總局局長С.А.拉泰恰克等人。

斯大林一方面制定新憲法,樹立社會主義建成、蘇維埃民主擴大的新形象,另一方面加快清洗和鎮壓的步伐,以確保局勢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他對內務部的工作不滿意,認為對反對派的鎮壓還不夠有力。1936年9月25日,斯大林、日丹諾夫從休養地索契打電報給卡岡諾維奇、莫洛托夫及政治局其他委員說,“我們認為絕對必須和刻不容緩的是,任命葉若夫同志為內務人民委員。亞戈達在揭露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聯盟案件中已明顯地表現出不能勝任。國家政治保衛總局在這一案件上延誤了四年。所有黨務幹部以及絕大多數州的內務部代表都持這種意見”。[92]26日,亞戈達被解除內務人民委員的職務,接替李可夫擔任郵電人民委員。葉若夫出任內務人民委員,並保留黨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的職務。至於斯大林提出的“延誤了四年”,看來是指1932年未能按他的意見處死柳亭之事。

葉若夫上台後,立即擴大鎮壓規模,加快鎮壓速度。1936年9月29日,政治局根據葉若夫提交的草案通過了《關於對待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反革命分子的態度》的決定,提出“必須鎮壓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惡棍,不僅鎮壓被捕者”,“也不僅鎮壓受偵訊者諸如穆拉洛夫、皮達可夫”,“而且還要鎮壓早些時候被流放的人”。[93]這實際把參加過托派組織,或某個時候曾經支持或同意托派觀點的人,甚至在國內戰爭期間曾在托洛茨基領導下工作過的人都定為反革命分子。12月4日,葉若夫在黨中央會議上匯報清除托派地下組織的工作情況時說,兩個月內在烏克蘭逮捕了400多人,在列寧格勒州400多人,在格魯吉亞300多人,在亞速海—黑海邊疆區200多人,在西西伯利亞邊疆區120人,在斯維爾德洛夫州100多人。[94]

內務部加快了對皮達可夫等人的偵訊工作,采用體罰和精神摧殘的手段獲取需要的口供。許多審訊筆錄都呈送給斯大林過目。在1936年10月4日審訊索柯裏尼科夫的筆錄上記錄著後者關於他不知道英國記者塔爾博特與英國情報機關有聯系的口供。斯大林在這一記錄旁邊寫道:“索柯裏尼科夫當然向塔爾博特提供了關於蘇聯、關於中央、關於政治局、關於國家政治保衛局、關於方方面面的情報。由此可見,索柯裏尼科夫是英國情報機關的情報員(間諜加奸細)。”[95]斯大林對維辛斯基呈送的起訴書進行了修改和補充,還更換了一名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