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天皇的“豪宅”

x

翻開一張東京交通線路圖,在密密麻麻的線路當中,你會發現市中心有一塊格外醒目的場地,所有交通路線延伸到那兒都要繞行。別遲疑,那就是皇居了。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後平常就住在皇居裏。不過日本現在有兩處皇居,一個在京都,一個在東京。京都的皇居在明治初期就棄之不居了,一般叫作“京都禦所”,現在作為景點向遊客開放;東京的皇居位於江戶幕府將軍曾經住過的江戶城一帶,也就是東京的中心位置。1868年明治天皇出行到當時的江戶,覺得挺中意,於是把江戶改叫“東京”,緊接著就把宮殿從京都搬了過去,在那之後就一直沒換。

古時候的日本天皇遷移皇居相當頻繁,奈良有過好幾座,大阪有過好幾座,京都也不少。東京皇居自建成以來命途多舛,著過大火,還被美軍的轟炸波及,但1968年大規模重建之後就一直完好無損地佇立到現在。皇居占地面積115萬平方米,相當於25個東京巨蛋[1]那麽大。門牌號是東京都千代田區千代田1番1號,郵政編碼是100-0001。因為周圍草木茂盛,環境優美,城墻那一圈現在已經成為市民喜愛的慢跑場地。現在幾乎每天都可以在皇居周圍看到慢跑愛好者。根據日本財務省的統計資料,皇居的價值高達2146多億日元(約133億元人民幣)。不過這筆錢都不計在明仁天皇賬下,因為日本憲法規定了皇居為國有財產,也就是說天皇只是一個合法的居住者。

皇居的外圍有一座有名的“二重橋”,這個橋是從正門進入皇居內部的唯一通道。正門平日裏都有皇宮警察守著,所以一般人如果沒有相關手續,是連橋都不能上的。不過每年一到新年第二天(1月2日)或者天皇誕生日(12月23日),皇居內部就會對公眾開放,這個時候即便沒有提前辦手續也能大搖大擺地通過二重橋。二重橋的歷史從江戶時代開始。以前的二重橋是座兩層結構的木橋,因而得名“二重橋”。後來經過一次徹底的改建,就成了現在大家看到的威武的鐵橋。

皇居內部最占地方的是宮殿。宮殿為鋼混結構,地上兩層地下一層,延伸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從新年的朝賀到大規模的茶會,從首相的上奏到與皇後的商談,天皇絕大部分的公務都是在這裏完成的。其中正殿分松、竹、梅三間,“松之間”規格最高、面積最大,中央放著菊花紋飾的天皇玉座,天皇繼位等重要的儀式大都在這裏舉行;各位外賓及民間人士的接待在一旁稍小的“竹之間”;另一邊的“梅之間”則是留給皇後的。宮殿的最裏面是天皇的辦公室,天皇平日也會在住所和辦公室之間“上下班”。宮殿和天皇的住所相隔大約500米,雖然皇居裏面有員工駕駛的上下班接送車,但明仁天皇卻經常堅持步行,據說是為了鍛煉身體維持體力。

皇居地圖

①二重橋

②宮內廳

③宮殿

④禦所

⑤宮中三殿

⑥宮內廳醫院

⑦皇宮警察本部

⑧養蠶所

⑨生物學研究所

⑩武道館

天皇住所的正式名稱叫作“禦所”,在皇居的西面,由著名建築家內井昭藏設計。裏面除了大面積的私人空間還設有一些接待室,天皇有時候也會直接在禦所裏會見賓客、進行辦公。在禦所的“劍璽之間”安置有日本天皇世代相傳的“三神器[2]”中的八尺瓊勾玉和天叢雲劍的復制品(相傳原件在愛知縣的熱田神宮)。“三神器”類似於中國的國璽,是統治者的正統象征。不過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親眼看到過這三件神器,就連天皇本人在做儀式的時候用的都是外觀接近的替代品。

皇居的東南部有一片形似神社的建築群,名叫“宮中三殿”,是專門舉行皇家祭祀的地方。顧名思義,這裏並排著三殿,分別叫“賢所”、“皇靈殿”和“神殿”。賢所位於中間,規模最大,裏面供著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而在日本三重縣伊勢市有一個歷史悠久的伊勢神宮,裏面也供奉著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為什麽同一個神有兩個地方都在供奉呢?有一種說法是,伊勢神宮是供奉天照大神的主神社,但無奈遠離東京,所以天皇在皇居裏建了賢所這個地方,相當於伊勢神宮在東京的替代神社。賢所是非常神聖的領域,全天下能夠進去的只有天皇、皇後和皇太子夫婦四個人,宮家都被排除在外。天皇每年都在宮中三殿舉行各種祭祀,每次基本上都要持續半個小時以上。平日裏在宮中三殿會有五名神職和巫女進行侍奉,不過由於戰後日本奉行“政教分離”的原則,所以這五名侍從其實都不能算作宮內廳的員工,而是算天皇私費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