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栽了一個跟頭

1973年10月6日至2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埃及、敘利亞因為領土問題與以色列爆發戰爭。日本一開始預測以色列軍隊不出一個星期就能獲勝,所以對日本不會有什麽影響,沒想到事態十分嚴重。隨著戰爭時間拉長,阿拉伯國家開始把石油當作武器使用,並且發表聲明,將減產5%,並提高石油價格,對友好國家保證石油供給,對敵對國家比如美國和荷蘭則停止出口。這裏的“友好國家”指的是對阿拉伯國家提供軍事援助的英國、法國、西班牙、奧地利和非洲國家,日本不在其列。

石油危機一爆發,石油價格在一年內就提高到每桶近12美元,足足漲了4倍,這對許多國家都造成了一次經濟沖擊。日本是能源進口大國,石油進口占進口總數的75%,中東石油又占石油進口總數的60%,可以想見這場戰爭給遙遠的日本帶來了多大的損失。當時,不管是政府還是商人,都抱著不管價格多高也要保證數量的想法,有一些企業負責人,馬不停蹄地奔走在石油公司之間,乞求保證石油供給,有的公司甚至願意以每桶20美元的價格與產油國簽訂合同。同時,為了保證石油數量,日本政府拼命展開外交活動,想方設法往“友好國家”堆兒裏擠。

當時的首相三木武夫作為特使走訪阿拉伯國家,再三承認阿拉伯的正義事業,1973年12月,阿拉伯國家就把日本列入了“友好國家”的名單中。但這並不意味著日本可以松一口氣,雖然石油數量得到保證,但價格還是問題。

這個時候,日本老百姓都知道經濟處在危機中,但誰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任何傳言都可能會造成恐慌。1973年11月在大阪發生的“手紙騷動”就是第一起:

某超市像平時一樣向家庭主婦分發折價商品的廣告宣傳單,其中也有手紙。見到這個廣告的主婦們開始去超市門口排隊,在超市10點鐘開始營業前,竟然排了200多人。怎麽會有這麽多人呢?因為社會氛圍非常不安,很多人看見哪裏有人排隊,即使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也會跟著一起排。超市一開門,主婦們就瘋狂地購買手紙,一小時內就把櫃台和倉庫裏的貨買光了。接下來,這一熱潮擴散到全國,家家都在忙著搶購和囤積,手紙的零售價格很快翻倍,有的地方甚至漲了三四倍。“手紙騷動”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月才得以平息。不過,人們心中的短缺恐慌絲毫未減,洗滌劑、砂糖、鹽、醬油……這些生活用品也被搶購一空,每個人都覺得現在不買以後一定會漲價。

老百姓的不安還蔓延到了提取存款上,同年12月,愛知縣的一個小鎮發生了一場“提款騷動”。騷動起源是一個女高中生隨口說了一句“信用機構作為就業場所,是不太理想的”,這句話被添油加醋,變成了“信用機構非常危險”,在小鎮裏迅速傳播開,兩天內有5000人次把存款取光,金額超過14億日元。盡管政府一再解釋這是謠傳,然而風波也沒有平息。

在商品短缺的恐慌中,老百姓的不安和不滿都指向了企業,懷疑企業趁機囤積,等著漲價。這個時候,又發生了“大手批發店”事件。

當時,幾位主婦發現自己家附近的一個批發店倉庫裏洗滌劑堆積如山,懷疑是故意囤積,立即通報給新聞機構。實際上這是正常的庫存,但由於調查的差錯,導致批發店被認定為“惜售”。於是這家倒黴的批發店成了百姓發泄對企業不滿的犧牲品。從此,廠家和批發店都非常留心庫存,即使是正常庫存也心有余悸。廠家只要有產品出廠,就會立刻送到批發商處,批發商再立刻送往零售店,哪個環節都不敢拖延,這個時期的商品流通速度比從前快了三四倍。

不過民眾對企業批判的終極目標還是石油公司。這一邊,老百姓被商品短缺和物價上漲搞得焦頭爛額,另一邊,石油公司就把石油價格上漲的部分轉移到了石油制品上。尤其是在1974年以後,老百姓的商品短缺恐慌漸漸平息,日本經濟最大的問題就是石油價格過高。

為了安撫民心,政府降低了民用油的價格,提高了工業油的價格。但這一做法完全無視石油公司的利益,使整個石油界都陷入了虧損當中。更重要的是,這次調整造成了民用油和工業油完全失衡的價格體系。日本的工業油消費占石油總消費的六成,所以此舉對日本經濟產生了很大影響。

因為石油危機,日本經濟在1973和1974兩年裏發生了巨大混亂,物價平均上漲了20%。而石油價格暴漲,進口費用大增,日本的國際收入發生惡化。僅1974年上半年,日本的虧損就有57億美元之多。這也是日本在戰後經濟復蘇過程中一個漫長的蕭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