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幕末到底發生了什麽

“幕末”特指德川幕府的統治末期。幾乎與中國同時鎖國的日本,也幾乎在同一時間開國。那個時候流行一句話叫“上喜撰喚醒太平夢,喝上四杯便再難眠”。“上喜撰”是一種高等茶葉,剛好和日語中的“蒸汽船”同音,這句話是說美國的蒸汽船開來之後日本人的太平夢就碎了。

有了中國戰敗的前車之鑒,日本不敢與美國開戰,對美國恫嚇性的要求照單全收。結果美國嘗到了甜頭,緊接著要日本開港。幕府面對開港的要求不敢擅自答應,於是向外國使節推托,說要得到天皇的同意才能批準。一時之間天皇的地位突然變得重要起來,幕府希望天皇能夠點頭答應對外開港,而討厭外國人的藩[1]又想方設法阻止幕府和朝廷接觸,就這樣,兩百多年來被晾在一旁的天皇和朝廷突然變成了搶手貨。

當時的孝明天皇自然不願意西方“蠻夷”進入日本神國,遲遲不肯點頭,而幕府外有西方列強的逼迫、內有天皇的不配合,內外交逼、左右為難。眼見列強規定的期限日日逼近,天皇的敕令仍不見下來,怎麽辦呢?迫於無奈的幕府於是指定了藩主井伊直弼擔任“大老”這個職位。大老是幕府的一個臨時性官職,在緊急情況下選出一人擔任,可總攬大權進行獨裁。井伊大老雖然是藩主,但其實是親幕府派的,他上台之後不等天皇的敕令下來就與美、英等5個國家簽下了通商條約,從此日本正式對外開放通商口岸。

這下子井伊大老可不只得罪了天皇,就連幕府及各藩也有不少人不待見他。井伊覺得要是繼續讓這幫人說自己的壞話肯定會有損幕府的威信,於是決定下令鎮壓,這就出現了整個幕府時代規模最大的文字獄“安政大獄”。這場文字獄上自皇族,下迄平民百姓,誰敢批評幕府是軟柿子,一律予以處分。表面上看幕府通過“安政大獄”鎮住了那些想造反的人,但實際上,好多藩借此找到了反對幕府的口實,之後他們就打著“尊皇攘夷”的旗號,名義上是為了反對西方各國的入侵,暗地裏卻跟朝廷合謀準備推翻幕府。

在這之後就發生了著名的暗殺事件“櫻田門事變”,井伊大老作為首要目標被“尊皇攘夷”派的志士[2]們暗殺了。在那之後幕府就真正開始為自己的存亡擔心了。為了維護統治,他們沿用了老祖宗的老招兒——跟皇室攀親。具體說來,就是讓年輕的第14代幕府將軍德川家茂迎娶孝明天皇的妹妹,不過後來證明這是一個損招兒。因為將軍與皇室通婚在日本歷史上是頭一遭,所以當時反對的聲浪相當大,幕府的聲望反而降低了。

當時長州藩對待外國人特別偏激,極端到連天皇也有點兒無法忍受。後來天皇幹脆命令皇居裏長州的守衛全都離開京都,結果不甘心的長州藩在第二年打算率軍反撲,這麽一來,公然作對的長州藩就算得上是朝廷的敵人了,也就是“朝敵”。

而幕府正等待著這個大展身手的機會。很快,幕府就號召全國各藩來討伐淪為“朝敵”的長州。最終長州在節節敗退中向幕府軍投降了,這便是第一次長州征討的經過。

打贏長州之後幕府相當得意,又漸漸恢復了榮光,一些藩又看不順眼了,其中就有在第一次長州征討中加入幕府一方的薩摩。1865年,長州成立了以倒幕為目的的新政權,這逼得德川家茂進行了第二次長州征討。而這一次,薩摩站在了長州這邊。因為第一次征討,這兩個藩當時結下了很大的梁子。而在鼎鼎有名的倒幕派志士坂本龍馬的斡旋下,薩摩和長州終於在幕府進軍之前正式結成同盟。這時,長州通過薩摩向英國購買了最先進的武器,盡管在兵力上落後很多,卻已經能夠痛擊幕府軍了。不巧德川家茂在戰爭中病逝,幕府軍只能悻悻地退兵。

家茂病逝後沒過幾個月,天皇也跟著駕崩了。這樣一來,幕府失去了最後一道護身符,這也正是倒幕派起軍的最佳時機。但這時,坂本龍馬又出現在了眾人面前。他認為武力倒幕會讓日本陷入長期內戰,最終受惠的只會是外國列強,應該通過別的方式來倒幕。在這之後就是“大政奉還”,也就是讓幕府將軍本人主動將政權奉還給天皇,這麽一來,倒幕派也就沒理由發起內戰了。

即便如此,到底是用武力倒幕還是采取更溫和的手段,爭論一直存在。1867年11月15日,一個北風呼嘯的晚上,坂本龍馬在京都被刺客暗殺。有人說是薩摩藩幹的,有人說是見回組、新選組幹的,也有人說是英國幹的。不管怎樣,阻止內戰的龍馬終究是死了。

龍馬被暗殺後,薩摩、長州很快否定了“大政奉還”,開始通過武力倒幕。1868年初,內戰在京都南邊掀開序幕,幕府軍一戰即潰。接著薩長盟軍兵分三路追擊到江戶,為保全江戶眾多平民的性命,幕府方面和薩長軍談判,完成了不流血的和平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