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相撲真的很日本(第2/2頁)

什麽事讓日本的欲望爆棚了呢?我一直認為是琉球這邊的事。1874年,琉球有艘船一下子漂到台灣海域,船員還和台灣當地的原住民產生了一些沖突,這時日本就出兵,說這是我的人,你們台灣這是欺負人,得賠錢。而1874年的中國,洋務運動剛開始不久,海防做得不是特別好,就做了一個妥協,覺得可以賠錢來維護安全。但是這樣一來,等於把琉球拱手讓給了日本人,開了這麽一個不好的頭兒。

後來到了1879年,清朝開始擴軍,就出現了海防派的論調。北洋水師也在1888年建立起來了,而日本就覺得,必須得和清朝對抗,於是朝鮮政局出現了一些變化,1882年發生的壬午兵變就出現了一些對立,然後1886年的長崎水兵事件中,占了優勢的清朝讓日本賠了錢,日本由此又開始擴軍。中日朝三國聯合、朝鮮中立化等觀點就又出來了。山縣有朋寫過非常著名的一篇文章《外交政略論》,裏邊提到了一個明確的觀點,就是日本有一個主權線,而在主權線之外有一些利益所在的地方,這些地方叫作利益線。日本利益線的交點就在朝鮮,所以他認為如果把朝鮮變成一個中立化的國家,就能在國境外面形成一個屏障,這樣就能抵擋別國的入侵。後來伊藤博文也提出了這麽一個提案,甚至在中日開戰之前還提出要中日兩國聯手改造朝鮮內政。而實際上,1890年剛剛提出提案時,當時的陸軍大臣大山巖和海軍大臣樺山資紀提出了反對,而這兩個人又全部出生於薩摩藩。

日本的明治政府主要由兩部分人構成,就是舊幕府的長州藩和薩摩藩。後來它們演變成兩個藩閥,夾雜了一些派閥爭鬥。甲午戰爭之前存在一些非常巧合的事情,比如當時日本正在尋求不平等條約的改正,一直在跟英國談判,然而在條約完成的過程中,又發生了很多事情。比如說1889年日本外相提出了相對緩和的提案,但卻遭到了刺殺。

到了1894年左右,伊藤博文不想馬上跟英國改正條約,提出了一個相對妥協的方案,也遭到了議會的彈劾,甚至到最後出現了眾議院解散的情況。所以其實當時日本的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人,受到了很多來自極端民族主義或是國家主義者的反擊,面對這種情況,他們被迫選擇順應民意開戰。

可以看到,甲午戰爭時期伊藤博文的得意門生陸奧宗光其實也做了主戰派,這也象征著到後來日本人思想的轉變,就好像心裏有兩個小人,這邊一個小人是一個粉色的小姑娘,那邊一個小人是黑色的小姑娘。粉色的小姑娘老是想一些很健康很向上的東西,黑色的小姑娘老是想一些反向的東西。如果粉色的小姑娘壓得住黑色小姑娘的話,那麽國家會向一個理想的善良的方向走;如果壓不住,那就只能任由“霓虹娘”去黑化了。

其實在近代日本有很多理性的聲音,也有很多恐懼的聲音,當然也少不了欲望橫行。現代人在回過頭看這場戰爭,有什麽東西能夠借鑒呢?我覺得不能把日本當作一個特別簡單的國家,而要把它當作一個復雜的國家,明白它每個細節是怎麽做的,我們才能了解日本,才能從甲午戰爭中吸取教訓。

——蕭西之水

新銳日本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