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歷史成見”尷尬的照片(第3/3頁)

秦風先生說:“那時台灣民間不允許組黨,黨外參選人只能孤軍作戰,選舉的結果大都是壟斷了各種社會資源的國民黨參選人當選,雖然如此,這些選舉客觀上仍然產生了正面的效果,民眾有機會聽到各種不同的政見,並慢慢習慣這種政治行為,從中得到訓練,這對台灣民主政治的進步有著長遠的意義,無疑也是台灣社會得以順利轉型的一個重要原因。”

圖六 1982年,台灣一位競選縣議員的參選人在街頭發表演講,爭取選票。雖然街面上冷冷清清,他也未稍懈怠,畢竟其能否當選,完全取決於選民手中那張選票的投向。

圖七 1972年,在台灣的一次公職人員選舉中,幾位國民黨提名的競選人聯合舉行政見發布會。一旦實行直選,即使是占盡執政優勢的政黨提名的競選人,也不敢掉以輕心。

從國民大會堂裏專設的“秘密寫票點”,到參選人的街頭競選和政見發布會,再到後來的全面解除“黨禁”、“報禁”,其中的脈絡,是顯而易見的。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