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鳳閣清鳴 第六節(第5/6頁)

遇上這樣狂妄的年輕人,倒真把王安石給弄得有幾分尷尬,一面他又有幾分欣賞這個年輕人的豪氣,一面卻未免有點哭笑不得,只得勉強點點頭,問道:“賢侄既有這樣的志向,為什麽不去報效朝廷,參加朝廷的水軍呢?”

程栩臉色奇異的望了王安石一眼,意味深長的笑了笑,沒作聲。

王安石被他這副神態弄得莫名其妙,不由望了智緣一眼。

智緣低宣佛號,他知道王安石一生,最大的缺點,就是不知道下面的情弊有多少,只得輕聲解釋道:“相公,這事容易明白。薛奕的船隊有多大的利潤,現在朝廷的武官們,沒有不知道的,如果不是石越,薛奕早就被撤換。若真要建船隊,要麽就是朝廷精挑細選,要麽便是那些在朝中有影響的官員的親戚——若說有人想用大筆賄賂換一個提舉水軍事來做,貧僧是不會奇怪的。無論是哪種情況,一個新人,別說是如薛奕一樣指揮船隊,便是做個船長,也不可能。這位程施主是心高氣傲骨的人,又豈能屈居人下?”

“讓民間建立武裝商船隊,這件事情樞密院未必會同意。”趙頊一把抱起才兩歲的淑壽公主,放在自己的膝上,微笑著逗弄著,一面和石越談論國家大事。

石越站在一旁微笑著,他很喜歡這個場景,這樣的趙頊,顯得更加親切。不過認為皇帝是“親切”的,始終是一個危險的想法。若不是這裏是南郊禦苑,若不是這裏沒有別的大臣,趙頊斷然不會如此顯露他父愛的天性。別的臣子,要麽就會規勸皇帝守著禮法;要麽就會諂媚他的“仁愛”,只有石越才會微笑著,很平常的看待這種事情。

趙頊的心裏,很渴望這種平常的看待。

“杭州市舶司的成功,證明了一件事,大宋完全可能主動參預海外貿易,以獲得更大的利益,而不僅僅是被動的抽稅。”石越輕聲說著,以免驚擾了才兩歲多兩個月的淑壽公主。小女孩睜著黑溜溜的眼睛,好奇的看著石越,時不時還會抽空伸出胖嘟嘟的小手,去扯趙頊的胡須,嘴裏還不停的嘟喃著奇怪的音節,看得石越幾乎忍俊不住,卻還不敢偷笑,只能強忍著繼續陳說。“從主動海外貿易中,我們可以得到很多好處,因此三司使曾布最熱心的支持這個建議——它的好處,主要是財政上的。進行主動貿易後,朝廷每年從中間至少可以獲到三百萬貫的凈入——幾乎抵得上免稅法的收入了。同時,還有別的好處,臣以為,讀詩書,談禮樂的蠻夷,更加不容易成為大宋的威脅,他們會樂於接受陛下天子的地位,向大宋朝貢,向住大宋的教化與繁榮,因此,在對外貿易的同時,應當有專門的人向各國提供九經,如果他們的貴族子弟願意來中土學習,我們也要提供方便。”

趙頊出神地聽著石越說的話,一時間竟沒有注意膝上的小女孩,已經悄悄爬了下來,而且順便把他桌子上的東西,撒得滿地都是。石越依然沉浸在他的描敘當中,“陛下是天子,是代理上天治理天下萬民的人,因此,教化百姓,讓普天下之下所有的人都接受禮樂詩書的教化,本來就是上天賦予陛下的職責。大宋周圍的國度,沒有不仰慕我們中華的文明的,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當然,我們應當記住魏征的建議,不可以為了蠻夷而削弱中華,中華才是根本。但行有余力,則不當放棄。所有的船隊,不僅僅要為朝廷帶回財政的收入,也要向四夷散播天子的恩澤!”

“船隊還有很多好處。”石越的心中,閃過一絲遍地的海外領土的快感。但是他立即壓抑住了說出來的沖動,現在還不是時候,在初期,任何過大的風險,都可能導致整個目標的嚴重遲滯甚至夭折。首先,要讓傳統的政府慢慢的喜歡上海外貿易帶來的利益,只要時間夠久,這種收入就會變成一種習慣,那時候,很多事情都會自然而然的發生。

“組織三到五只船隊有其必要性,在杭州的船隊,可以有一支到兩支,分駐杭州與明州,主要負責對高麗與倭國的貿易……”趙頊很奇怪石越為什麽堅持對日本國使用一個難聽的“古稱”,但是石越的這種習慣正在影響朝中的大臣,他們隨波逐流的使用“倭國”的稱呼,完全沒有意識到其中的惡意。“杭州以北,考慮到氣候的原因,只設港口,不必再設船隊。在泉州可以設一支,廣州設一支,在雷州或者瓊州設一支。”

“廣州以南的海域,在白水潭最新的教本中,被稱為南海。這三支船隊,將主要負責南海的貿易。同時,泉州船隊,在將來朝廷能騰出手來的時候,可以將琉求括入大宋的版圖,雷州或瓊州的船隊,在日後要懲罰交趾時,也大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