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勵精圖治 第五節(第5/7頁)

石越心中更是明白,卻假意關心的問道:“貴使……”

“沒事,沒事。一時失神,見笑。”耶律寅吉連忙掩飾道,一面正色說道:“耶律伊遜叛逆弑主,無父無君,理當為天下之共敵,還請南朝不要接納,將其使者遣返中京。”

“叛逆弑主?”石越與章惇都驚得站了起來。

“本朝正在通輯此叛賊。”耶律寅吉慘然道。

“原來如此。若真是無父無君,自然為天下所不容。”石越正氣凜然的說道。

章惇卻狐疑道:“但是玉璽,似乎……”

“逆賊弑主奪璽,又何足道哉?想來南朝是禮義之邦,必不至於不顧大義,助紂為虐。”耶律寅吉逼禮石越、章惇,慨聲反問道。

“正是,正是。本朝斷然不會幫助無父無君之人。”石越斷然說道。

耶律寅吉稍稍放心,卻聽石越又道:“只是眼下局勢不明,真假難辨。雖然本朝相信貴國新君才是遼國帝室正統,但是卻還須謹慎。眼下之勢,卻不知貴國能否迅速控制局勢,為防萬一逆賊勢大不可制,殃及池魚,敝國欲修繕邊境城寨,還望貴國諒解。”

耶律寅吉暗罵石越無恥,但是眼下之勢,宋朝自要修邊防,遼國也無可奈何。幹脆便示以大方,說道:“那是貴國事,自修邊防,也是平常。不過區區逆賊,本朝必然克日擒殺,南朝也不必過於緊張。”

石越暗罵道:“此前怎麽就不是平常事?”一面又說道:“若果真如此,自是幸事。若萬一有變,則還請稟告北朝皇帝陛下,大宋與遼國世為兄弟之邦,願意幫助皇帝陛下平叛。盼貴國不要拒絕好意,本朝願意用弓矢、糧食等物換取貴國的馬、牛等物。”

耶律寅吉心中一凜,知道這擺明了是趁火打劫,當下推脫道:“此事在下卻做不得主,須得皇帝同意。”

“那是自然。本朝弓矢,犀利異常,下官私心揣測,貴國皇帝必然不會拒絕這份好意。且最近本朝改革官制,財庫緊張,一時之間,也無法履行澶淵之盟,每歲歲賜,也只能算進這弓矢之中,本朝會略略降低價格,以為補償。這份苦心,還盼貴國能夠理解才是。”

耶律寅吉一肚子鳥氣,但是形勢比人強,卻不能不生生咽下。

他卻不知道,所謂耶律伊遜的使者,自然是杜撰,但是宋朝的使者,除了一路等著與他同行去見耶律浚,另有兩路,卻早已分頭出發,一路往西京道,一路卻是直奔杭州。趙頊給真定府、河間府、太原府等沿邊府州守令的密詔,也陸續發出。催文彥博上任的使者,更是不絕於道。

這等天賜良機,若不趁火打劫,簡直便無天理!

石越一回到太府寺,便命令屬下的互市局準備與遼國進行大規模互市的計劃,一面思考下一步的計劃。沒坐多久,便見市舶局令王臨走了進來。

太府寺的官員,低級官員中有不少是白水潭學院畢業的學生,但是七品以上,卻幾乎全是傾向於同情和支持新黨的官員。市舶局令王臨便是新黨幹將王廣淵的弟弟。

“大觀,有什麽事嗎?”石越收斂心神,微笑問道。

“大人,有個叫程栩的人想見您。”王臨欠身抱拳說道。

“程栩?”石越對此人沒有半點印象。

王臨連忙解釋道:“這個程栩,是江寧二十家商號聯合作保,想組建武裝商船隊出海的人。”說完,見石越還在沉吟,連忙又補充一句,道:“聽說是西湖學院的學生。”

“哦?”石越頓時來了興趣,笑道:“那便要見他一見。”

王臨連忙退了出去,不多時,便帶著一個年輕人走了進來。年輕人見著石越,趕忙趨前一步,參拜道:“學生拜見石大人。”

“不必多禮。”石越打量著程栩,道:“你是西湖學院的學生?”

“是。學生懂大食語,參加過翻譯夷書的工作。”程栩爽聲答道。

“哦?真是難得。為何想要組建武裝船隊?怎的不去考取功名?”石越笑道。

程栩淡然一笑,道:“千裏求官只為財,通商海外,功名利祿,不遜於東華門戴花。況且,學生總想親眼見識一下,世界是不是圓的。”

石越見他如此坦誠,心中頗覺有趣,笑道:“你的船隊想去哪裏?”

“學生要比薛奕大人走得更遠。去天竺,去大食,甚至更遠。”

“本朝坐海船去天竺者甚少。”

“正因為少,才有大利潤。”

“君不知海上風險?航路不熟,卻是大忌。”

“在杭州、泉州便能雇用大食人,無妨。”

石越見程栩對答,辭氣慷慨,卻又不故作誇飾,心中暗暗稱贊。又笑問道:“為何非要組建武裝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