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安撫陜西 第二節(第6/6頁)

“陛下三思。”

“朕意已決。”趙頊的語氣中,再無半點轉圜余地。

“石越以參知政事兼太府寺卿之正三品重臣,黜為一正四品上之轉運使,只恐使天下以為陛下之意動,而之前一切改革,付諸流水。”出乎司馬光的意料,呂惠卿居然替石越求起情來。

司馬光這時也顧不得自己和呂惠卿的成見,亦說道:“陛下,臣以為罰俸切責,足以使其知過。”

“不然。”呂惠卿卻又反對起來,“臣之意見,是不如委之以一路安撫使之重任。”

“安撫使?”趙頊與司馬光同時一怔。

“若如此,臣以為石越在遼國聲名素著,若以之為河東路或者河北路安撫使,朝廷可無北顧之憂。”司馬光覺得正三品的安撫使,也是可以接受的。

趙頊心中卻在猶豫,三個安撫使的位置,他現在都沒有想好留給哪三個人。

“臣以為,河東路與河北路安撫使之位,尚不能一展石越之材,不若委之以陜西路安撫使。”呂惠卿從容說道。

“陜西路安撫使?”司馬光怔住了。他終於明白了呂惠卿的用意,無論是兩浙路、荊湖南路、還是河東路、河北路,都是石越大有可能建立功勛的地方。在兩浙路,石越聲望甚高,而且可以拓展海外貿易,這是石越的拿手好戲;在荊湖南路,石越若兼理軍屯諸路,幾年之後,政績必然可觀;而在河北、河東路,石越還不知道能對內部不安寧的遼國玩出多少花樣,兼之二路離汴京又近;而在陜西路,宋夏之間,除了邊境的戰爭外,就是內部百姓的沉重負擔。石越一個文臣,難道還怕他在打仗上也建功立業不成?弄不好就是韓絳第二。呂惠卿看似大方的推薦,其實沒有安一點兒好心。

但是呂惠卿卻依然是一副正直無私的模樣,侃侃說道:“陜西一路,役法為禍最甚,而民兵最多,自仁宗以來,幾乎成為大宋最沉重的包袱。臣以為,若以石越為陜西安撫使,或者他能給大宋一個奇跡也未可知。其對役法有更多的了解,也便於日後進一步改革役法。臣以為,陜西路安撫使,非石越不可。”

趙頊點了點頭,似乎下定什麽決心一般,道:“既如何,便以石越為端明殿學士、陜西路安撫使。”

“陛下,若以石越為陜西路安撫使,臣以為,陜西路四司,皆須是得意之人選。臣舉薦劉庠為陜西路轉運使、孫永為提刑使、陶弼為提督使、範純粹為學政使。”司馬光一口氣向趙頊舉薦了四位名臣。這四人之中,劉庠素有才智,曾經做過權知開封府;孫永是趙頊藩邸舊臣,素以賢能著稱;陶弼雖然是丁謂的女婿,卻素知戰陣,參加過儂智高的戰爭;範純粹是範仲淹之子,才華天下鹹知。

呂惠卿不料司馬光來這一手,一時竟是無辭以對。反是趙頊道:“孫永是朕定下來的轉運使,不能給了石越。換成呂大忠為提刑使。”

呂惠卿欲待反對,忽然想起呂大忠的二弟呂大防是尚書右丞,暫時不便得罪,當下硬生生忍了下來。

次日。以石越為端明殿學士兼陜西路安撫使、以韓維權兼太府寺卿的詔書,加蓋了皇帝的玉璽、尚書省右仆射呂惠卿與參知政事司馬光的大印之後,發到了門下後省。

但是,這道詔書,卻在門下後省被新辟的吏科給事中呂大臨封回了。

這位呂大臨,便是呂大忠與呂大防的弟弟,與謝良佐、遊酢、楊時並稱“程門四子”,是程頤門下,曾經也是白水潭學院的高材生。

而與此同時,有關皇帝病情加重的消息,也從宮中悄悄的傳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