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國之不寧 第三節(第6/6頁)

於是,熙寧交鈔的信用,出乎石越意料之外的,十分迅速地建立起來。如果說陜西與四川的使用者,貪圖的還只是交鈔的方便攜帶;在東南諸路,熙寧交鈔卻是受到了商人階層的廣泛歡迎。而大宋朝廷,不僅僅減少鑄銅錢的虧損,而且變魔術一般的緩解了財政危機。

當年的《海事商報》,稱贊熙寧交鈔“天下便之,朝野稱贊!”連帶呂惠卿亦被贊為“治國有方”、“管鮑之亞”!

石越更加料想不到的是,因為熙寧交鈔的成功,兩個月之後,趙頊拜呂惠卿為尚書左仆射,加韓維參知政事!

在這樣的時候,連司馬光都緘口不語,若是還有人說《交鈔法》的壞話,便未免是過於不識時務了。

但是交鈔法推行得越是順利,石越心中莫名其妙的不安感就越來越重。雖然他知道,區區二百萬貫,相對於宋朝龐大的經濟規模而言,簡直如同將一顆石子丟入太湖當中,絕不可能掀起什麽風浪來。但不知道為何,汴京城裏每一張彩色的熙寧交鈔印出,似乎都會牽動著石越的某根神經末梢。

一切順利得讓人心中不安。

正當身在陜西的石越在為熙寧交鈔而感到憂心忡忡的時候,汴京城中,衛尉寺卿章惇亦在心神不寧的把玩著一張面額為一貫的熙寧交鈔。這張熙寧交鈔采用紅黃藍三色套印,普通書頁大小,正面繁復的花紋邊框中,印著一幅市場交易圖,從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一個白衣童子與一個葛衣老人正在向一個中年攤主買一塊炊餅,畫中三人的神態都栩栩如生;圖的右上角,印著一排豎字:“熙寧交鈔值銅錢一千文整”;而在邊框的上方,則印有“熙寧十年八月太府寺交鈔局奉旨印制”的字樣,邊框的下方卻是一串長長的大食數字,據說每張交鈔的這個數字都不相同,是用套用技術印上的。翻過交鈔的背面,依然是一個同樣的方框,不過方框中間,卻是密密麻麻的印著幾行小字,都是《熙寧交鈔法》中的條文,無非是私造偽鈔者處死、不得拒收交鈔之類。

毫無疑問,熙寧交鈔堪稱印刷精美,技術先進,無怪乎太府寺卿韓維會誇口說這是無人可以仿制的交鈔。但是從衛尉寺卿章惇的眼光來看,當交鈔采用彩色套印技術之後,遲早有一天,彩色套印技術會被那些利欲熏心的人所掌握。

只不過章惇此時心中真正關心的,卻並非是熙寧交鈔。他只不過是無意識的把玩一件東西而已。

在十天前,衛尉寺卿章惇收到了來自陜西的下屬的一份絕密報告。

這份報告才是章惇心神不寧的原因。

駐陜西路安撫使司監察虞侯、致果校尉向安北與他的副使宣節副尉段子介提交的這份報告,毫無疑問堪稱一顆震天雷!若按照正常的情況,向安北與段子介因為這份報告的內容,至少可以升一級。

但是這顆震天雷來的太不是時候,而且這顆震天雷要炸的人,也實在過於非比尋常!

章惇彈了一下手中的熙寧交鈔,將它收入袖中,然後再次打開書案上的報告,仔細閱讀起來。

十大罪狀!

每一條都詳細列舉罪狀的內容,擁有的物證與人證,從報告的內容來看,的確是無懈可擊。想來要調查、彈劾如此重量級的人物,向安北與段子介,一定是小心謹慎,費了無數的心血。報告絕對不會有問題了。

章惇“啪”地一聲合上報告,把身子靠在椅背上,眯著眼睛思索起來。

“是拿這份報告去彈劾他,還是替他掩蓋下來?”一向膽大包天的章惇,這次也變得猶豫起來,“若是打蛇不死,反被蛇咬,必為天下所笑!但是若隱而不報,卻是錯失了揚名天下的機會……”

章惇的手放在了那份厚厚的報告之間,有節奏的敲擊著報告的頁面。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利害得失。”他在心裏反復的計算著,“世上惟有智者能權衡輕重,兩害相權則其輕,兩利相權則取其重……”

章惇的眼睛睜開,目光投入公廳之外的一棵李樹,“既便能扳倒他,但是他身後,卻還有一個我永遠也扳不倒的人;若是扳不倒他,我會不會步蔡確的後塵?”

“若是賣一個人情給他又當如何?這樣的一個大把柄,若是白白浪費,未免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