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肆伐西夏 第四節(第5/6頁)

於是在契約簽訂之後,阿卡爾多被程栩送至了淩牙門。其後他又與程家的仆人一起,來往於環南海地區經商,之後又到過廣州、泉州、杭州,最後來到汴京。與程栩的兩個仆人一起,在這裏開了這家店子。

在當時,相對於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們來說,杭州、泉州這樣的城市,就已經稱得上是“光明之城”,阿卡爾多第一次到達杭州之時,就感嘆萬千,認為杭州較之勿搦祭亞美麗十倍,繁榮一百倍。而遠比杭、泉繁華十倍的汴京,簡直便是如同天堂般的存在。初到汴京不久的阿卡爾多,雖然早已習慣了大宋的繁華與發達,但是卻依然睜大好奇的眼睛,觀察著一切,並認真的記錄下來。

阿卡爾多將自己的經歷細細說來,其中種種曲折艱難之處,讓章惇目瞪口呆。待到他說完,章惇不禁嘆道:“果然是備盡艱辛,方來到中土。只是我卻有一事不解。我聽說羅瑪是泰西大邦,而足下又並非毫無產業之人,如何便能棄故土如敝履,竟是冒死也想來中土?想那錢財本是身外之物,有錢沒命享用又有何益?”

他不知不覺中,說話又客氣了三分。

阿卡爾多雖然不知道“敝履”是什麽東西,但是章惇的意思,他卻是聽明白了。當下笑道:“若是來大宋無利可圖,我一定不會想盡辦法來大宋;但是我想盡辦法要來大宋,卻不僅僅是因為來大宋有利可圖。”

章惇被他這番話倒是說得呆了,想了一會兒,才明白他話中之意,不由得頻頻點頭。他雖是儒門弟子,但是對“重義輕利”的訓導卻看得極輕,早就知道世間一切熙熙攘攘,無非都是利來利往。但此時聽到阿卡爾多這番話,卻又是另有啟發。不由贊道:“真不愧是泰西大邦臣民。”

“大人過譽了。其實,我雖然幾乎喪命才來到大宋,但是比起程公子正在進行的偉業來,我卻是不算什麽。”阿卡爾多眼神中露出神往與欽佩之色,“程公子說,他要率領船隊開到大海的盡頭,看看大地是不是圓的……而我的腳步,卻畢竟止步在這天堂般的城市了。”

“程栩……”章惇暗暗想著這個名字,卻沒有一點印象。顯然,這是一個在中土名不見經傳的名字。

阿卡爾多看在眼裏,笑道:“大人不知道程公子,也是平常。我在淩牙門的時候,就曾經以為大宋除了皇帝以外最有權勢的三個人是薛將軍、淩牙門都督蔡大人、歸義城都督狄大人……”

章惇剛剛含了口茶到嘴裏,聽到這話,不由撲哧一聲,一口茶全噴了出來。一面盯著阿卡爾多笑道:“虧你想得出來。”

阿卡爾多笑道:“後來我才知道……不過這三位大人,在環南海諸島卻的確是權勢最大的人。手執蔡大人畫押的文書,從淩牙門到注輦國,一路之上不會遇到任何故意的為難。各國的王儲爭相希望得到淩牙門與歸義城的支持,凡是三位大人不認可的人,便不會有登上王位的機會。所有的土著酋長,包括各國的國王,都不敢違抗他們的命令。還有淩牙門控制的關稅……我聽說幾年之前,淩牙門還不過是個小小的漁村,而現在,那裏已經成為一座美麗的港口城市。雖然還比不上杭州,但是淩牙門的城堡,即便發動五萬大軍攻打十年,也未必能打下來……”

章惇開始還在暗笑阿卡爾多少見多怪,一直含笑聽著,但是越聽到後來,卻越是動容。他雖然擔任過衛尉寺卿,但是衛尉寺畢竟一切草創,對於海外領地,其重要性自然也是排到了相當靠後的位置。因此關於淩牙門與歸義城的狀況,章惇幾乎從未過問,所知也是甚少。這時候他聽阿卡爾多說起,才知道蔡確雖然被貶到淩牙門,卻是塞翁失馬,在那裏竟儼然如同土皇帝一般。

“難怪沒怎麽聽說蔡確想回中土,原來竟是樂不思蜀了。”章惇在心裏暗暗想道,心裏不由一陣輕松。他想到了自己的處境,他身上的這樁案子,如何處置,完全無法預料。雖然沒有任何真正有力的證據,但是一個致果校尉的死,卻並非是一件小事。更何況此事還將長安攪得天翻地覆。

章惇曾經以為自己將無可避免的步蔡確的後塵,可能還會更加嚴重——比如加上“雖赦不得歸”的條文,將一輩子埋葬在海外的荒島之上,連骨灰都不能回歸故土。

但是在和阿卡爾多聊過之後,章惇突然發現,原來淩牙門並不是一個可怕的地方。

這無論如何,都稱得上是一個好消息。

就這樣,章惇和阿卡爾多一直聊了兩個時辰。這中間寶雲齋客來客往,阿卡爾多便讓兩個夥計去應酬。好在寶雲齋的東西,都是非常昂貴的奢侈品,一般主顧倒也光顧不起。二人聊得起興起,阿卡爾多幹脆便領章惇去後院觀看他的私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