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 第二節

二人不敢耽誤,同乘一車,很快便到了宣撫使司衙門。只見宣司內外,到處都是刀甲鮮明的羽林孤兒,馬車遠遠便被截停。和詵的親兵報了二人身份,便有幾個班直侍衛過來,引著二人下車步行,進了宣司。折可適留神觀察,卻見宣台之內的文吏與武官往來匆匆,臉色上卻都透著緊張。那幾個侍衛引著二人到了一間大廳,二人才發覺仁多保忠、李祥、陳元鳳、孫路、遊師雄等人皆已在座,範翔正與眾人在說著什麽,見折可適與和詵到了,範翔連忙起身,引著二人至座位坐了,折可適方留神觀察,見宣台謨臣中,卻獨獨不見唐康,和詵卻早已出聲相問:“範機宜,到底出了何事?怎的不見唐康時?”

範翔未及回答,已聽門外高聲唱道:“右丞相駕到!”

眾人連忙起身肅立相迎。便見著石越身著紫衫,由樓煩侯呼延忠、石鑒等人簇擁著,自門外而來。

折可適這幾年雖在汴京,官位亦不算低,但也不是時時能見著石越,便有朝會,二人不在一班,他多數也只能遠遠隔著百官,望見石越的背影而已。此時屈指一算,離上一次見著石越的面,竟已經有一年之久。

一年之前,他見著石越時,石越神采煥發,但時隔一年,再次相見,這位大宋朝的右丞相,卻顯得疲倦而少神,顯然已經有一段時間沒過過好日子了。

他目送著石越到帥位坐了,眾謨臣參拜已畢,便聽石越開口說道:“不到半個時辰前,宣台接到館陶的急報,幾天前進駐館陶縣的驍勝軍,突然拔營北上了!”

“啊?!”頓時,議事廳中,一片嘩然。

折可適亦是深感意外,不由擡頭望了和詵一眼,卻見和詵也是張大了嘴巴。

石越的臉色鐵青,“這是剛剛接到的驍勝軍都指揮使李浩李大人給我的書信。”他一面說,一面從袖子裏拿出一封書信來,“啪”地一聲,摔到桌子上,李大人道:“翼州有警,倉促間不得請示,因此,他便先斬後奏了!”

“為防驍勝軍孤軍深入有失,我已急令唐康率環州義勇北上,一則策應萬一,一則了解冀州究竟發生何事!”石越說這段句時,語帶譏諷,辭含深意,但語氣畢竟又稍稍緩和了一點,“今召諸公至此,便是為此事……”

一時之間,議事廳內,一片死寂。

這廳中絕大部分人都知道,此事並不尋常。

驍勝軍都指揮使李浩,字直夫,也曾是熙寧朝有名的西軍老將。他不僅僅是將門之後,而且少年時代,就參加過破儂智高之役,立下過人的戰功,其資歷之深,如今禁軍活著的老將之中,無人能及。更麻煩的是,此君乃是一個新黨,熙寧初年曾以《安邊策》上王安石,在王安石執政期間,深受重視,轉戰南北,不僅在陜西與西夏作戰,而且還曾隨章惇在南方打過仗。直到王安石罷相,他以反對石越主導的兵制改革,先調到河北做過總管,後來又被遠遠打發到了廣西路任提督使,兼管廂軍屯田等等事務,竟無緣宋夏之戰,直到紹聖初年,才因為王馬和解而被調回。章惇為兵相,因他是陜西人,本欲讓他守蘭州,但由於李浩一直主張對西蕃持強硬政策,司馬光怕他生事,便折衷將他留在汴京,統領驍勝軍。而除此之外,只有諸如折可適、仁多保忠等少數人才知道的是,李浩是極受小皇帝信任的將領!當今的皇帝在學習熙寧年間的政事時,便已經讀過了李浩的《安邊策》,並大加贊賞。而且,李浩一生自始至終,對一切的“蠻夷”,都力主持強硬態度,更得皇帝歡心。他又能征善戰,無論是對西夏,還是對國內的叛亂蠻夷作戰,一生未嘗敗績……折可適甚至還聽說過一些傳聞:驍勝軍離京前,皇帝曾經召見過李浩,加以勉勵——汴京便有人風傳李浩受了皇帝的密旨!

即便這些傳聞只是無稽之談,李浩與石越之間的恩怨,也是一樁令人頭疼的事。李浩雖然頗得章惇的賞識,但他一生戎馬,卻沒能立下大功,不僅官爵遲滯十余年不遷,亦很難進國史館立傳,這種種際遇,不能說與石越無關。而他對石越的怨恨,在汴京已有數年,折可適亦早有所聞。

但另一方面,禁軍諸將之中,換任何一個人敢不聽調遣而擅自行動,石越都能毫不猶豫的斬了他。惟獨李浩,他不能不投鼠忌器。

李直夫的資歷、他的新黨背景、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甚至他與石越的恩怨,都讓他能做出不服石越的舉動,而石越卻必須小心處理與他的關系。

故此,即便李直夫已經擅自率軍北上,石越遣唐康率環州義勇前去,明明是為了追回驍勝軍,興師問罪,但話語之中,仍然要留下一些退步的余地,而並沒有給李浩輕易就扣上一個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