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 第九節(第3/5頁)

不過此時也沒有人注意到因為羞愧難當而滿臉通紅的和詵,火炮才一次齊射便擊退遼軍,雄武一軍的軍陣之內,只沉寂了一會,便馬上響起震天的歡呼聲。連朱行儉都是笑容滿面。

不管怎麽說,旗開得勝,每個人都變得更有信心。

但遼軍並沒有因為宋軍有火炮便驚走。

他們象一群貪婪的狼,雖然受了點小傷,但舔好傷口之後,便馬上又卷土重來,畏懼卻又不甘心圍繞著宋軍的車陣,耐心的尋找宋軍的破綻。

宋軍突然的火炮齊射,的確是讓蕭嵐吃了一大驚。但是當他經過下令退兵的慌亂之後,發現宋軍並沒有追上來,他立即便意識到,宋軍技止此爾。空有犀利的火炮,卻沒有足以擴大戰果的騎兵。這樣的對手,並不可怕。

沒有人會怕一只刺猬。只不過需要尋找一個下嘴的地方而已。

甚至可以說,這是最有價值的目標。

成千上萬的騾馬,已是巨大的財富。還有這麽多火炮。宋軍的炮擊,讓他吃了一驚,卻沒有讓他害怕,而是讓他更加興奮。這就是韓拖古烈提過的那支南朝軍隊,讓他驚喜的是,南朝操練的這支新軍,居然不是西軍,而是河朔禁軍。

若是西軍,蕭嵐也許會放棄。畢竟兩萬騎兵,能不能啃動一支打定主意死守的西軍步軍,是很難說的事情。不僅代價昂貴,時間上至少需要幾天……蕭嵐不怕付出代價,可是他知道他沒有多少時間。

但河朔禁軍就不一樣了。只要他能找到弱點,一擊得手,他們是不會有什麽韌性的。何況,方才的炮擊,就明顯暴露出那個和詵只不過是個沒有實戰經驗的草包。那幾乎是一次友好的提醒。

蕭嵐馬上識趣的將部隊調離宋軍的正面,並下令部下塞住戰馬的耳朵。

周旋了一小會之後,他突然派出三百騎向宋軍車陣的後方發起沖鋒。蕭嵐從方才火炮的聲勢來看,覺得宋軍怎麽著也不可能有這麽多火炮……更何況,將大量火炮部署在方陣的後方,未免浪費。

果然,這次宋軍沒有開炮,而是用弩機在齊射。

眼見著沖鋒的騎兵已經可以拉弓,蕭嵐號角再響,第二隊三百騎也沖了上去。但他的號角方響,突然,宋軍大車前的大盾閃開,明亮的火矩,映照著黑黝黝的炮管。“上當!”蕭嵐心裏一陣驚呼,宋軍的火炮再次響起。

雖然帶隊沖鋒的遼將頗為機智,一看到宋軍戰車上露出火炮,就立即大吼著變陣,原本密集隊形沖鋒的遼軍,迅速的分散開來,讓不少遼軍因此幸免於難。可這次進攻到底又瓦解了。

自蕭嵐以下,心有余悸的遼軍將領們,都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雖然宋軍的火炮火力並不能完全覆蓋他們車陣的正面與後方,但是,這個火炮數量,已經足以讓遼軍咋舌。而最重要的是,在宋軍火炮的攻擊下,蕭嵐根本不要妄想什麽陣形。不能保持陣形與密度的騎射毫無意義,唯一的攻擊方式,就是一波接一波,前赴後繼的沖鋒強攻。先是硬沖,然後射箭,最後肉搏。有人會死,傷亡會很大,但是,宋軍的火炮打不到每一個地方,而且蕭嵐肯定他們的火炮每發一炮後,同樣會有間歇的時間。

問題是,就算舍得傷亡沖到宋軍的車陣前,那些大車可不是戰馬能越過的。大車後面肯定還有手持長槍的宋軍。若是蕭嵐自己,他就會這樣布陣。

眼前的美味,令人垂涎欲滴。可是要想啃下來,很難說會崩掉幾顆牙齒。

蕭嵐一面思忖著,一面決定再試一下宋軍車陣的東翼。宋軍的這個車陣,兩翼寬度相對較窄,大軍施展不開,利守而不利攻,原本並非最優選擇。但無論如何,每個地方都要試探一下。

與此同時。

饒陽城。為了集中兵力,一舉擊潰雄武一軍,蕭嵐帶走了大部分的兵力,此時留守城內的,只有不到兩千的老弱病殘。深秋入冬的季節,河北的夜晚,已經頗有寒意,特別是在這座兩河相交的高城之上——饒陽城雖然年久失修,殘破不堪,但入宋之前,卻曾經也是一座相當重要的城池。只不過自從周世宗收復關南之後,特別宋遼澶淵之誓以後,兩國久無戰事,饒陽城的軍事地位早已一落千丈,宋廷也沒有多余的財力用來修葺這些無關緊要的城墻,幾十上百年的風吹雨打,再加上洪水常年的侵襲,饒陽城不僅有好幾段城墻曾經塌踏,是後來的地方官臨時勉強修補起來,而且甚至還有些地方,被人為的掏出一個個的狗洞來。也因此之故,當日遼軍大軍至此,不費吹灰之力,便占領了此城。

此時,這些留守的遼軍士兵百無聊賴的抱著武器,坐在饒陽那殘破失修的城墻之上,躲避著夜風,低聲的聊著閑話。偶爾才會有人探出頭去,向城外張望一下。但其實也看不到什麽,城頭雖然有火把,可是這些火炬甚至不能讓他們看清楚城下——因為城市的發展,各種建築建得鱗次櫛比,不僅城內的民居已經建到城墻之下,甚至還延伸到了城墻之外。遼軍也沒有人力與閑心來拆掉這些房屋——雖然饒陽對目前的遼軍也算比較重要,但他們本來也沒打算靠著象宋人一樣守城來控制此處。對於遼軍來說,若然宋軍來攻,他們絕不曾想過要縮在城中,而會更願意出城迎戰。城池的意義,只是一個較安全的睡覺的地方,一座糧食的存放之所,以及,萬一遇到敵眾我寡無法應敵時,聊以堅守的地方——他們最多只要守一天,肅寧一帶的耶律信的援軍,就會趕到。